與國內相比,米粒家的監管層只履行監管的責任,而且國外的股東都可以起到檢查的作用,只要公司有問題,一個小股東就可以起訴上市公司。
而且很多律師都喜歡免費接這一類的官司,公司名聲越大,律師越喜歡,前提是你有證據。
勝訴了有酬勞,還有名聲,客觀上起到督促的作用。
第五是股民結構、交易制度不同。
米粒家股市有200年的歷史,股民結構更合理,有70%以上是機構在操作,更注重基本面研究,價值投資為主。
就是散戶也是以長期投資為主,做短期投機交易的很少。
交易制度方面,大家都知道了,米股是多空雙向機制,T+0沒有漲跌幅限制。
在這種環境下,股價能很快找到合理的估值區間,有利于企業穩定的發展。
第六是開放度和影響力方面。
米粒家股市是一個國際市場,各國企業都可以去上市,自由資金都可以去投資。
在米粒家上市后相對國內來說,能獲得更高的知名度。
而且米粒家股市由于體量大,制度完善,經濟穩定,股市環境相對穩定,能保持長期處于牛市格局,這對上市企業融資來說無疑是個致命的利好。
這也是為什么國內互聯網企業很多選擇去米粒家上市的原因,國內A股上面的問題不說也罷。
但是這一次東唐互聯網企業選擇退市,并不是為了到A股上市,而是為了私有化。
事實上一部分國內在米股上市的企業,已經到了不得不退市的地步了。
例如阿里集團,目前天漢集團的持股比例已經上漲到33.7%,加上其他大股東持有的股份,大股東持股比例已經快觸發米股的退市機制了。
阿里、三鑫、臺基電三家在二月底宣布在米股私有化退市。
盡管米股的管理層再三挽留,但是三家依舊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宣布了退市計劃。
而這件事頓時成為一個導火索,一大批和銀河財團關系密切的企業,紛紛選擇私有化退市。
之所以會引發連鎖反應,主要是這兩年米股是一片紅彤彤的,作為米股之中市值超過千億級別的亞馬遜、微硬、谷哥、英特爾等科技股,市值幾乎被腰斬。
除了被收購的雪梨起死回生了,其他股票現在是跌跌不休,其中以半導體和互聯網最嚴重。
現在米股市值第一是亞馬遜,第二是雪梨,其他一些科技公司的股票是半死不活的狀態。
考慮到未來的情況,國內很多在嗎股上市的企業,紛紛選擇回購股份或者私有化退市。
只能說阿里、三鑫、臺基電的退市,更加堅定了很多人的心思。
……
杭城西湖,阿里總部。
“杰克,A股證監會的管理層昨天和我見面,在試探我們有沒有在A股上市的想法。”張逍遙苦笑著說道。
馬杰克挑了挑眉頭:“暫時不考慮在A股上市。”
畢竟阿里的股權結構,注定了在A股難以上市,畢竟A股是要求同股同權的,一旦在國內上市,阿里管理層可能喪失阿里集團的控制權,這個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盡管天漢集團控制了阿里超過三分之一的股份,但是天漢集團并沒有能力控制阿里,只有財務監督權之類的。
就算是重新上市,阿里也可能選擇香江股市,不過最近香江局勢動蕩,阿里暫時不考慮重新上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