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兆一點了點頭:“我們的反應釜里面,根本沒有生成碳60的原材料,連碳原子都沒有,如何生成碳60?總不能憑空生成吧!”
“你說的有道理,就算是反應釜本身攜帶的碳原子,也不可能這么巧合生成碳60的。”楊剛認同這個猜測。
“我們在這里猜來猜去,也不是辦法,要知道是不是氮60檢測一下分子量就知道了。”
“對,我們立馬檢測分子量。”
“我去準備設備,剛子你繼續檢測一下,看看沒有第二個同樣的分子。”
“沒問題。”
倆人兵分兩路,楊剛進行仔細的檢測著殘留物,而姚兆一則去準備檢測分子量的設備。
如果是碳60,它是單純由碳原子結合形成的穩定分子,具有60個頂點和32個面,其中12個為正五邊形,20個為正六邊形,其相對分子質量約為720。
而如果是氮60,氮原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14,所以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840。
氮60的結構和碳60一樣,特性也非常相似,碳60被發現之后,很多科學家就通過計算機模擬,給出氮60、硅60的預測結構。
但是氮60和硅60一直沒有被發現或者合成,所有人都當這兩個東西是理想產物。
姚兆一準備好設備,向楊剛問道:“設備準備好了,你那邊怎樣?”
“我又發現三個球型分子,正在提取。”楊剛說完之后,便屏氣凝神的進行著提取工作。
這由不得他小心謹慎,畢竟這東西在殘留物之中是要用個來數的,一個不小心可能造成樣品遺失。
哈佛大學在做金屬氫研究的時候,就出現了這樣的烏龍,論文寫好之后,才發現金屬氫的樣品竟然遺失了,還有比這個更加悲傷的事情嗎?
如果以后別人研發出金屬氫,獲得了炸藥獎,估計哈佛大學的這個研究所,要郁悶到吐血。
盡管姚兆一想幫忙,但是他還是忍住了,這個時候并不是人多就力量大的,更大的可能是人多手雜,把樣品給搞沒了。
在涼颼颼的化驗室之中,楊剛正滿頭大汗的提取著那僅有的四個球型分子。
將四個分子成功取出兩個之后,他才長呼了一口氣。
“幸不辱命,成功提取了兩個。”
“快,我已經興奮起來了。”
“興奮個頭,冷靜點,小心樂極生悲。”
倆人輕手輕腳的將提取出來兩個球型分子,放入分子量檢測設備之中,這個設備還是星河精密儀器公司研發的,可以開始檢測分子量和原子量。
滴滴滴……
[……相對分子質量:36……相對分子質量:460……]
由于樣品之中還有其他化合物存在,出現的檢測數據非常多,倆人仔細的逐條查看起來。
“有,果然有。”姚兆一抑住興奮說道。
“哪里?”
“這。”
[……相對分子質量:840……]
很快倆人又發現另一條同樣是840的檢測數據。
“看來真的是氮60,想不到竟然炸出了一個驚喜。”楊剛高興的說道。
“我們先將這兩個樣品保存起來,那一份殘留物也保存起來,然后對于剩下的兩份殘留物,也進行檢測,看看還有沒有氮60存在。”姚兆一提議道。
楊剛點點頭:“可以。”
倆人繼續檢測剩下的兩份反應釜殘留物,很快他們便在5762號殘留物之中發現6個氮60分子,在5763號殘留物之中發現3個氮60分子。
完成提取和保存工作之后,倆人來到了李想的辦公室之中,將檢測報告向李想匯報。
“在反應釜殘留物之中發現了氮60分子?”李想對于這個發現非常意外,他連忙仔細的研讀起檢測報告。
看著經過檢測的分子量和13個樣品,他不得不相信這個意外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