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下了全息會議室,便各自安排行程和參與名單。
房棟梁看著科學院核能領域的大牛名單,一番考慮之后,從名單上勾了兩個人,作為這一次考察團的成員。
3月15日。
房棟梁便帶團達到了秦嶺等離子體研究所的外圍,考察團中的專家就是合肥等離子體研究所的沈北海、西南環流研究所的楊剛。
而能源部來的是一位技術型副部長齊安邦,國家電網除了杜立道,另外一個就是他們集團之中的核電站專家李重。
整個考察團之中,就房棟梁不是能源領域的,其他人都是能源領域的學者或者技術官員。
費安明將房棟梁等人帶入研究所里面,一邊走一邊介紹道:
“大家眼前這個被泡沫水泥包裹的罐體,就是核反應爐了。”
“你們怎么實現可控核聚變的?”沈北海連忙將藏在自己心里面疑問說出來。
“我們采用了一種全新的方案實現了可控核聚變。”
沈北海等人被費安明的話郁悶到了,全新的方案是什么?你倒是說是什么啊!
“我們將這種方法稱為中子壓榨法。”費安明一邊說一邊打開全息手環放出一個中子壓榨機的運轉模擬動畫。
“中子壓榨法?”沈北海看著全息模擬動畫一臉懵逼。
接下來費安明又介紹了中子壓榨法中的關鍵性材料,簡并態材料NN—8—1的一些情況。
聽到這些介紹之后,沈北海、楊剛還有李重三個核能領域的大牛,不由的面面相覷起來。
“……”面對銀河財團那一個又一個的黑科技,他們已經不知道如何說了。
費安明可不管他們可不可以聽得懂,直接將他們帶到原型機測試區域里面:
“剛才我們看到的是金烏一號,那個是可以商業化運行的產品,現在這兩個是我們之前制造的原型機,用來做實驗的。”
“金烏一號和這兩個原型機有什么區別?”房棟梁倒是最清醒的一個,因為他不懂那些術語的含義,只是覺得666罷了。
“原型機的反應爐只能一次性投入1~30克核燃料,金烏一號有四個反應爐,可以一次性投入2千克核燃料。”費安明解釋道。
“一次性2千克核燃料!”沈北海被嚇到了。
“2千克是比較少,畢竟第一次設計我們保守了一些。”費安明謙虛的說道。
“保守了一些……”沈北海頓時整個人仿佛石化了一樣,那不保守是不是要扔一顆氫彈在反應爐里面?
楊剛和李重也一臉苦笑起來。
反正一圈下來,考察團的眾人是滿懷期待的進來,一臉懵逼的出去。
NN—8—1材料和中子壓榨法畢竟是全新的東西,這個和他們之前研究的方向不一樣,沒有十天半個月來捋一捋頭緒,他們是沒有辦法徹底理解這個東西的。
然后考察團又看了一次金烏一號的試運行情況。
“費所,你們的發電方式是采用激光發電、蒸汽輪機、磁流體混合嗎?”李重看著控制室的全息顯示屏數據問道。
費安明點了點頭回道:“是的,三種發電方式組合,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
“這個金烏一號裝機容量是多少?”李重繼續問道。
“初步設計是年發電量2.18萬億千瓦時,不過我們后來又增加了磁流體發電系統,具體情況又再測試多幾次。”費安明解釋道。
考察團眾人已經麻木了,一個金烏一號的發電量就這么大,國內建設五六個金烏一號,就可以全部滿足全國了。
不愧是銀河科技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