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高雄空間站的450公里近地軌道,陳量和廖青松開著玄武級,通過兩次主發動機的大機動,和一番飛行姿勢調整之后。
破破爛爛的國際空間站已經遙遙在望了,曾經在藍星航天領域獨領風騷的國際空間站,此時此刻就像風燭殘年的老人一樣。
殘垣斷壁一般的太陽能電池板陣列,不少艙室外面已經可以看到明顯的變形或者窟窿。
從玄武級飛船的視角看去,殘破的國際空間站、蔚藍的藍星背景、還有漆黑一片的浩瀚宇宙,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
“人類是多么的渺小,人類又是多么的頑強。”陳量感嘆不已。
“我們已經靠近國際空間站了,現在玄武級012號,正在國際空間站上方,方位是……”廖青松一絲不茍的報告著。
“向國際空間站的幸存者發出通信請求。”陳量此時也一本正經起來。
“收到。”
廖青松立刻通過玄武級飛船的通信系統,向國際空間站上面的那個全息手環撥打電話。
“這里是玄武級飛船,國際空間站收到請回。”
“收到!這里是國際空間站,我是安德魯?摩根,你們到了嗎?”安德魯?摩根情緒激動的回答。
“我們正在國際空間站的上方,你們現在可以到星辰號艙室的上方,我們準備在那里臨時停泊。”廖青松說完,轉過頭向陳量說道:
“準備在星辰號艙室上方5米處臨時停泊。”
“收到。”
陳量立刻啟動輔助發動機,在飛船計算機的精細輔助操作下,慢慢的靠近國際空間站。
這個時候是快不得的,傷痕累累的國際空間站隨時可能出現險情,特別是那些已經不牢固的零部件,如果突然脫落一兩個,那麻煩就大了。
玄武級飛船如同走鋼絲一樣,在飛船自帶10萬億運算力的計算機加持下,穩中有序的靠近國際空間站——星辰號服務艙上方。
而生命保障艙之中的6名宇航員,此時此刻已經進入了星辰號服務艙里面。
之所以選擇在星辰號服務艙和玄武級飛船對接,主要是宇宙開發委員會和國際空間站的規格是不一樣的,玄武級飛船和國際空間站的對接艙根本沒有辦法對接。
既然無法對接,干脆就不搞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利用星辰號服務艙上側的兩個大窟窿,讓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從這個最短距離登上飛船。
奧列格和盧卡倆人已經出現在星辰號服務艙的外面。
“青松,飛船已經達到指定位置,你去貨艙艙門準備帶他們上來。”陳量一邊操作著一個個按鈕,一邊吩咐道廖青松。
“收到。”
廖青松立刻打開飛船駕駛艙的氣密艙門,進入氣密艙里面,氣密艙就是專門用來給宇航員進出使用的專業艙室。
進入氣密艙之后,他啟動真空抽氣系統,氣密艙迅速被抽真空,然后靠近貨艙一側的氣密艙門自動打開。
后面就是玄武級飛船的貨艙,貨艙里面是一排排由鈦合金復合碳納米管構成的貨架,這些貨架都是特制的。
浮游到通往外部的艙門,廖青松先將扣子扣在艙門附近的固定把手上,冷靜的輸入密碼[0000]。
滋!艙門穩穩的打開,他透過熱成像輔助系統,已經看到了5米之外的兩個身影。
將一臺自動伸縮梯向下面推出,這個自動伸縮梯是從空間站帶過來的,并不是玄武級飛船自帶。
然后廖青松打開全息手環,這個時候喊話之類是行不通的,加上雙方又沒有短波對講機之類的,廖青松采用了最簡單的交流方式。
[你們一個個順著梯子上來。]一段英文直接投影在盧卡和奧列格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