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6年,8月24日。
正在遷躍狀態之中的探險者二號。
“報告,雄風53已經順利到達比鄰星內部,目前已經退出遷躍狀態。”
馬武連忙點開全息投影,一個全新的陌生星系出現在他面前,其中的紅矮星主序星就是比鄰星系(南門二c)。
另外還有一顆巨大的類木行星、三顆類地行星、一顆矮行星,和兩條小行星帶。
在強大的暗子波雷達檢測下,整個比鄰星系完完整整的呈現在眾人面前,而其中閃爍著紅色光點的兩個位置,就是雄風53探測器和探險者二號的位置。
雄風53探測器目前停留在比鄰星系的內小行星帶公轉軌道,而探險者二號則正在快速的接近著比鄰星系。
“第一軌道行星的比鄰星B是一顆類地行星,半徑是4300公里左右,無天然衛星……”
“第二軌道行星的比鄰星C是一顆類木行星,半徑……”
隨著更多的詳細信息傳送過來,馬武重點關注了比鄰星系周圍的引力波探測情況。
從剛剛生成的引力場星圖上面,除了比鄰星產生的引力凹陷區之外,在距離比鄰星不遠處的南河二a南河二b兩顆恒星上面也發現了引力凹陷區。
引力凹陷區就是由于大質量星球引發的重引力區域,在引力場星圖上面,表現為空間的凹陷,質量越大的星球它引發的引力凹陷區就越大。
“調查一下在比鄰星和南河二a南河二b之間的虛空之中,有沒有明顯的引力凹陷區。”馬武吩咐道。
“好的。”雷達兵迅速啟動超算分析,對于比鄰星和南河二a南河二b之間的虛空,進行全面的引力場解析。
探險者二號依舊在遷躍飛行之中。
銀河6年,8月29日。
“報告,在比鄰星和南河二a南河二b之間的虛空,發現三個疑似目標區域。”
“三個?”
馬武將星圖局部放大,三個紅色叉叉在星圖上面閃爍著,一號區域明顯是一顆高質量的鐵鎳小行星;二號區域是一顆行星殘骸,這顆行星可能是被南河二a或者南河二b的引力撕裂了;三號區域則是一個詭異引力狀態。
三號區域周圍的引力非常正常,但是中間有一個半徑8000公里的引力空洞,那里的引力非常小,只有宇宙引力常數的百分之一不到。
方海波瞄了一眼:“看來我們要找到天然蟲洞就是在三號區域。”
“距離比鄰星只有5.3個單位,不過南河二那兩顆恒星倒是一個麻煩。”馬武摸著下巴說道。
“確實是一個麻煩,從這幾天雄風53探測器反饋回來的數據來看,南河二ab兩顆恒星非常狂暴,恒星風暴和高能粒子噴發幾乎是常態。”方海波指著一些數據說道。
“而且南河二ab主星系除了數量龐大的小行星之外,并沒有發現大型行星存在,看來應該是被引力撕扯摧毀了,我們重點關注比鄰星系吧!”馬武也非常無奈,這就是雙星或者三合星的可怕之處。
一旦確認是雙星或者三合星,基本可以認定為無生命星系了。
“艦長,我們的錨地要在哪里?”小林正義轉過頭問道。
馬武敲了敲桌子,翻看著比鄰星系的四顆行星,排除第一軌道行星,他最終決定在第二軌道行星——比鄰星C,錨地就在比鄰星C的一顆天然衛星上面。
比鄰星C是一顆典型的氣態行星,大小只有木星的四分之一左右,擁有11顆天然衛星,馬武選擇了其中一顆地質穩定的巖石質衛星,半徑大概是910公里左右。
“就這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