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95年10月2日。
經過將近五年的航行,廖青松帶著科研船隊,已經向黑暗矮星系的內部前進了將近600光年。
不過距離黑暗矮星系的核心,依舊還有1700光年左右,現在他們正在內層區域航行著。
隨著科研船隊越發深入,他們面對的暗物質和暗能量也越發的密集,航行不得進行得小心翼翼。
不過這些辛苦也是值得的,他們在內層區域里面,新發現了一種間暗能量、一種異暗能量、三種乙類半穩定態暗物質、一種丙類不穩定態暗物質。
也對于暗物質和暗能量的一些現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不過今天是非比尋常的一天。
“竟然真的存在這種天體!”黃道遠目瞪口呆的看著星圖。
星圖上面是一顆半徑1200公里左右的矮行星,這不是一顆普通的矮行星,而是一個由暗物質組成的矮行星。
其他研究員也是目瞪口呆,之前已經有人提出過暗物質星的概念,沒有想到這種星球竟然真的存在。
高度密集的暗物質地殼,還有環繞著在星球周圍的暗能量大氣層,這種星球已經超出了常理。
“黃組長,感嘆還是留到以后吧!我們應該對于這顆暗物質星球進行全面研究。”廖青松提醒道。
“額……”黃道遠一愣之后:“廖總督說得對,大家行動起來。”
研究員們摩拳擦掌起來,這種發現不亞于大航海時代發現美洲大陸,特別是對于他們這些科研人員而言。
質子機器人在這里已經無法使用了,這里只能使用大型探測器飛船,6艘大型探測器飛船被發射向暗星。
而一旁的安德烈也非常的無奈,在這里已經無法搭建量子傳送中轉站了,而是一個量子傳送中轉站,距離他們船隊也超過了34光年。
盡管聯盟的量子傳送技術這些年來,有一丟丟進步,但是傳送距離最多就22光年左右。
如果科研船隊繼續深入黑暗矮星系,那就要解決好補給問題。
由于暗物質和暗能量肆虐,越靠近核心區,里面的正物質含量就越低,或者說單純的正物質含量就越低。
很多正物質都和暗物質融為一體,除了恒星或者中子星之類的強引力天體,已經沒有什么正物質行星或者小行星存在了。
估計那些行星或者小行星,都是暗物質組成的星球。
三天之后。
6艘大型探測器飛船,損失了1艘飛船,其他的則順利返航。
黃道遠等人連忙對于樣品進行研究,這些從暗星采集回來的樣品,都是暗物質和正物質的混合物。
研究分析這些混合物,在普通人眼里面,這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工作,不過黃道遠等人卻做得津津有味。
廖青松和他們一起研究了一會之后,便離開了實驗室,回到自己的宿舍里面。
他打開全息手環,點了全息頭盔模式,瞬間質子機器人變成一臺全息頭盔,覆蓋在廖青松的頭部。
……
在太陽系金星領。
培養維生中心不遠處的公園里面,無數的質子機器人如同水銀一樣,變成了一個人影。
來者正是廖青松。
他活動活動這個納米機器人身體,便招了一個反重力飛碟,向培養維生艙中心而去。
“青松,好久不見。”
馬武也踩著反重力飛碟出現在他身邊。
“老馬,聽說你最近去仙英座懸臂探險了?”
“是的,仙英座懸臂那邊還是一片處女地,而且面積比獵戶座懸臂還廣闊不少。”
“你還是老樣子,難道真的打算一輩子在宇宙之中流浪?”
“怎么能說是流浪,我飛船到哪里,哪里就是聯盟的領土。”馬武開玩笑道。
很快他們2018屆的同學都差不多到了,除了兩個當年在暗獸入侵戰役之中犧牲的,其他的一個不差。
而此時的培養維生中心里面,也是人山人海,很多船員的親人朋友都過來接他們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