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之后,馮晨卓繼續說道:“剛才就是第一輪面試,已經淘汰3個,在場的55位同學你們進入到了第二輪面試,接下來我宣布一下規則。”
“我這一共有兩百道與商業有關的知識題,如果你們知道答案的話舉手示意,率先舉手的有回答權,答對題目最多的前二十個,將被選入我們創業社。”
大家都緊張了起來,本來還以為就是個普通的面試,沒想到還硬是搞成了知識競賽的模式。
“如果沒有問題的話,那第二輪面試就開始了。”
馮晨卓拿起桌上的稿件環視眾人一眼,開始報起了題目:“第一題,請問創辦一家公司的最低注冊資金是多少?”
話剛說完,一個人便率先將手舉了起,這位舉手的人正是葉南,馮晨卓朝葉南點頭示意。
“創辦一家公司的最低注冊資金是五萬元。”葉南回答道,藍依公司就是他親手注冊的,所以他很清楚。
“正確。”馮晨卓點了點頭:“接下來開始第二題,絕大多數公司都有‘公關部’這一部門,誰能來解釋一下公關部存在的意義?”
葉南再次舉起了手:“所謂公關部,全名是公共社會關系部門,里面的人員專門負責處理與社會公眾的關系,提升公司在公眾中的品牌形象,如果公司爆發輿論危機,就需要公關部第一時間出來擦屁股,為此有時候甚至可以不擇手段。”
“正確,這位同學請坐。”
“下一題,商業模式的八大要素是什么?”
“客戶價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統、贏利、實現形式、核心競爭力、整體解決。”
“下一題,馬運曾說過他的工資是1塊錢,這個說法你們認可嗎?”
“認可,為了合理規避稅務,公司一般會采用股東分紅制,這樣就能把高額的個人所得稅,轉化為納稅額較低的企業納稅。”
“……”
面對馮晨卓的提問,葉南又快又準的舉手回答,其他學生們一題都還沒答出來,葉南就已經連續答對了十道題。
馮晨卓驚訝的看了葉南一眼,然后繼續報起了題目,不過在這之后葉南就沒回答了。
半個小時后,創業社面試完畢,眾人都紛紛離開了階梯教室,馮晨卓和另一個學生開始整理今天的招新成績。
另一個學生問道:“馮學長,答對題目最多的是不是那個叫葉南的?看他剛開始就連對十題,好像有點猛啊。”
馮晨卓搖了搖頭:“答對題目最多不是他,而是一個叫梁顯兵的,葉南對了十題,他對了十三題。”
“這樣啊……我還以為那個叫葉南的肯定是成績最好的了,沒想到被半途超車了。”
“你錯了,最厲害的還是葉南。”
誰知道,馮晨卓卻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