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李知魚翻開了北冥神功的秘笈,只見上面寫著一行行小字,字跡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只從字里行間便能瞧出書寫者的飄逸灑脫。
又有一幅幅XX圖,但見畫中X女嫣然微笑,眉梢眼角,唇邊頰上,盡是妖媚,比之那玉像的莊嚴寶相,容貌雖似,神情卻是大異。
不出七日,李知魚已經將這四門神功練到了竅穴之中,境界雖未改變,功力亦未增加,但李知魚的實力卻直接翻了兩三倍。
神竅之中的力量逐漸開發出來,縱然不主動修煉,那幾門武功也會在神竅之內自行循環,周天運行。
行走坐臥,無時無刻不在接引天地元氣,鍛煉真氣,打磨肉竅。
一聲嘯音,李知魚終是破關而出。
轟!轟!轟!
如龍如象,踩踏大地,每一步踏出,他身體中的力量都在不自覺中流瀉而出,傾注在青石地面上,每一步踏出都留下深深的腳印,震得石室顫抖不止。
呼吸之間,他人已踏出洞外。
天光豁然一亮,那封閉整個瑯嬛福地的巨大巖壁又出現在眼前。
望著那高聳不見天日的崖壁,提起一口真氣,凌波微步飛躍而起,在那光滑如鏡的巖壁上不斷跳躍。
每一個跳躍,就有十數丈的距離,而每一個換氣的關口,李知魚只需要腳尖一點,天蠶神功的真氣便涌入腳掌,穩如泰山。
僅僅百個呼吸之間,李知魚便躍上的崖頂。
“這幾門武功,不僅沒有沖突,相互配合之間更是有著奇妙的效力。”
李知魚腳步如飛,身如神龍夭矯,穿過劍湖宮,直接下了無量山,在天色正午的時間來到了就近的城鎮客棧。
“大理段氏!”
又一兩日后,李知魚來到了大理云南,同時,一紙書信已經送入了鎮南王府。
段氏一派是大理皇室。
原本出身中原武林世家,于五代后晉天福二年建國。
雖貴為皇族,家傳武功卻從來不曾荒廢,反而愈加勤奮,皇室成員多為高手。
大理國是佛教國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棄皇位,出家為僧,進入天龍寺研究更高深的武功。
段氏的一陽指、六脈神劍,皆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武功。
因段氏內功與武林的普通心法一樣,講究實用性,但沒有突出的特點。這也是六脈神劍幾百年來無人練成的原因之一。
相傳大理開國皇帝段思平,遭遇奇特,擁有無上內力,才智過人,想出了以指代劍的方法,以精純度極高的純陽真氣和一陽指的基礎,用手指射出劍氣代替真劍,自此,段思平名揚天下,六脈神劍無敵于武林。
后來者也僅段譽獲得了北冥神功,竊取旁人雄渾內力,終于練成了六脈神劍。
此時,李知魚那一紙書信,就是向段譽索要一陽指和六脈神劍的秘笈。
他當然已經打探清楚,現在段譽就在王府中。
“閣下可是太玄道人?”
李知魚正在城中心一座酒樓二樓,倚樓而望,人世如潮,紅塵如水,熙熙攘攘,為生活奔波,為利益耗費心機,耳邊卻是忽然響起一道威嚴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