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近三個小時的比賽,所有人都得到了盡情表現。
廖凱出手不多,他又不運球,球到手都是第一時間傳出手,終結機會都得靠隊友輸送,于成輝也沒有刻意去給他做球。所以他三個小時的比賽一共只出手8次,1次扣籃、4次籃下上籃、3次中距離跳投,但八投八中,保持了百分之百的效率。
……
賽后,大家揮手告別,約定好來日再戰。
于成輝單獨帶廖凱吃飯,然后帶他去了自己的房間。
于成輝是離異人士,有一個十三歲的女兒跟著她媽媽……房間里有些……亂,畢竟一個糙老爺們過單身生活……
當然這些都不是關鍵。
于成輝今晚叫廖凱來,是要同他講備戰省高賽的事情。
廖凱很清楚于成輝的性情,不會講廢話,專程叫自己來,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講,所以聽得很專心。
于成輝靠在沙發上問:“下午同我們一起打球的都是南陵市青年隊的球員,其中有兩個也經常代表省隊打比賽,有一個已經聯系好了大學,9月份就去打CUBA……
“你覺得,他們的籃球水平怎么樣?”
“很強,比我們高中校隊強。”廖凱如實回答。
他自己的身體條件雖然不輸那些球員,但持球水平、比賽經驗還是差得遠。
“他們是比你們強,畢竟多打了幾年球,而且常年經受鍛煉和比賽洗禮。但其實,他們也不容易,我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他們一個月的工資待遇是多少嗎?”于成輝接著問。
“不知道……五、六千?”廖凱猜了一個比較中肯的數字。
畢竟,籃球也是吃青春飯的,這些球員又經常代表地方打比賽,五、六千這個數字應該比較靠譜。他也沒有猜一萬或是更多,體制內的飯碗,工資都不會太高,這是常識。
于成輝笑了,比出一根手指:“一千!一千塊錢一個月。”
一千?!
廖凱傻眼了,一千塊錢一個月,夠個屁啊!
他如何能想到,這些青年隊球員的待遇竟然這樣差?
“其實錢少點都無所謂,更主要的是年齡,他們都將年滿二十歲,唉。其實有幾個人已經超過了二十歲,多次跑來求情,局領導也是同情他們,給他們改了年齡的……”于成輝邊說邊嘆氣。
二十歲,對籃球運動員來說是一個很關鍵的年齡,這方面的知識廖凱也清楚。
過了二十歲,就不再是青年隊的球員,幾乎所有重大比賽都無法參加,超過了年齡限制,體育局也沒法留他們,又不能安排工作,……他們必須得自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