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朋重重地敲著桌面說:“既然要請,就請歐洲的球隊過來打。”
今天的王仕朋缺乏了平時的耐性,聲音里顯得有些急躁。
“歐洲的球隊?!”所有人都驚呆了。
孫越皺著眉頭說:“歐洲的球隊,這也太夸張了吧,別說這些業余球員了,就算是我們職業球隊,也未必打得過歐洲的球隊啊。”
“那我說一下我的理由吧。”王仕朋掃視了一圈在座所有人后,說,“兩個目的,一是鍛煉節目里的這些球員,二是通過這個節目讓更多的人看到歐洲球隊的特點。為什么呢?NBA在我國的影響太大了,以至于大家都一窩蜂地去學習那些NBA球星的打法,但NBA球員的打法是建立在他們的身體素質上的,根本就不適合我們華國人去學習。相反,歐洲球隊注重團隊配合,戰術豐富,球員們的跑位和投射等這些基本功扎實,這才是我國球員應該效仿的對象。”
“至于球隊實力,太強了肯定不行,但太弱了也沒有意義。最好,能邀一支歐洲的青年隊,因為青年隊球員的身體還沒有充分發育,實力不會太強,我們可以在身體對抗上占據一點優勢。但同時他們接受的都是正規訓練,戰術意識強,正可以達到我之前說的那兩個目的。”
“我再多說一點,我們也沒必要太輕視我們這支球隊的實力,有汪少杰和李凱在,尤其是李凱。說實話,如果沒有他,我也不敢提出邀請歐洲球隊的建議,這個高中生到底上限如何,我現在還看不到,我相信你們也看不到。但我總覺得,只要有他在,這場比賽就有獲勝的希望。”
“但李凱的團隊意識不行,打球的時候眼里只有籃筐,很少注意到隊友的跑動。”孫越提出了他的擔憂。
“我知道,我剛才在球場上也正想說他這一點。”王仕朋有些不耐煩地回道,“但我認為這并不關鍵,尤其是對他這個年齡的球員來說。每個人為團隊做貢獻的方式不一樣,有人是通過他的傳球、助攻來疏導球隊,有人是通過他的防守來幫助球隊,也有人是通過瘋狂砍分來率領球隊獲得勝利。”
“而且,后者更難。”
“我們一再要求球員們在場上的防守,并不是因為防守有多難,恰恰相反,防守是他們端正態度、付出努力就能辦到的事,所以我們才一再地強調。而進攻不是,尤其是在球隊陷入僵局時,能夠不依靠隊友的幫助、在球隊的戰術失敗時、獨自沖破對手的陣線并拿到分數的,只有極少數天才球員才能夠完成。而李凱正是屬于這種天才球員。”
王仕朋這番話說得很快,一則是他的航班快到了,再則是他內心里竟有些激動,就像是從廖凱身上真的看見了華國籃球的希望一般。
昨晚國家隊的失利給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他急于看到一些希望,來緩解他內心里的傷痛和絕望。
既然王仕朋已經給出明確意見,孫越也就不再多說。
相比于王仕朋在國內籃球的威望,他的資歷尚淺。同時他也心里認同一點,有著更豐富比賽經驗和執教經驗的王仕朋,肯定比他自己在看球員方面更有獨到之處。
最后一點時間,幾位導師確定了邀請歐洲青年隊來打最后一場外戰的方案,然后,王仕朋便匆忙趕往機場去。
他走得確實匆忙,本打算在心情恢復平靜后再單獨去找廖凱將沒說完的問題繼續說完,但時間匆忙,也只有等到他再回到長紗的時候再講了。
而且,他很重視這一件事,生怕自己到時候忘了,還專門將這件事記在備忘錄上來提醒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