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凱用手機的時間不長,也很少上網去看消息,但跟籃球相關的幾個大網站、論壇他還是會偶爾去關注的。
他看見,申涂、汪少杰、朱松偉、曹方和劉義等人的名字就頻頻在這些論壇上出現。
由于在已播出的幾期節目里,汪少杰一直受腿傷困擾,只上場一次,反倒成為了球隊的累贅,連累了朱松偉跟著一起輸球。于是在網上,人們把他評為《灌籃2》里最大的水貨,甚至因為汪少杰當選了CBA狀元,順帶著連CBA一起黑,認為這個聯賽太水了,早就該取消。
而在一個近十萬網民投票的討論帖里,評選《灌籃2》節目里的第一人,王曾杰得到兩萬多票、以巨大的優勢高居第一,朱松偉和申涂以相近的票數爭第二,汪少杰卻只得到一千多票,排在十名開外的位置,比頭盔還低了一名。
看到網上這些莫名其妙的言論,廖凱實在是頭大,甚至開始質疑:為什么華國的籃球水平在世界范圍內這么低,就是因為在整個國家范圍內,真正熱愛籃球、并且懂球的人太少了。
有一次,他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在一條黑汪少杰的跟帖下回道:你有什么資格來評價汪少杰,你現場見過他打球嗎?
那人正好在線,秒回:我沒見過,難道你就見過啊?
廖凱:我當然見過,他是見過的籃球打得最好的大學生。
那人:你見過??哈哈哈!你說你見過,那我還說他跟我住在一起呢。糊弄鬼吧你!
廖凱不再回復。
他當然知道,跟人在網上吵架,純屬浪費時間。
他只是出于一時激憤。
再說了,網上那么多奇葩言亂,他要真一條一條去回復,也沒這么多時間。
他這段時間在網上看到跟籃球有關的最多的言論,是對國家隊的嘲諷和辱罵。
國家隊在世界杯的征程已經結束,小組賽最后一場再負委內瑞拉后,國家隊未能小組出線。隨后在直通奧運會的排位賽中,又因為凈勝球的落后,被伊朗隊拿到亞洲區的參賽名額。
在這屆家門口舉辦的世界杯上,國家隊輸得體無完膚,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現在隨便打開一家籃球網站,最高亮的、最多回復的永遠是討伐是國家隊的帖子。
至于國家隊的那些球員,聽說周奇和郭愛倫等人既要承受內心的自責,更要被全國的媒體和網民討伐,嚇得連家門口都不敢出。
看到這里,廖凱不得不感嘆,在華國,成為國家隊的球員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
當人對現實感到失望時,就會去虛無的未來找尋希望。
于是,人們在一邊譴責國家隊的現任成員,一邊又迫不及待地找尋華國籃球新星。李洪全、張震嶺、王泉澤……,一時之間,這些大家從未聽說過的年輕球員的名字開始大量涌現在網上,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
有趣的是,這些年輕球員全是來自海外NCAA聯賽的國內球員,哪怕只是NCAA三級聯賽里的一名上不了場的球員,也會瞬間贏得大眾的熱捧。可能是國家隊的失利,順帶著讓人們對國內培養的青年球員失去了信心。
廖凱關注著這些消息……因為很快,這些消息就會跟他的名字掛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