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在網上嘲諷廖凱正高興的時候,《灌籃2》第六期如期播出,藍隊對陣魔王隊。
每節10分鐘的比賽,一共兩節,廖凱一人獨得32分!
不只是得分高,還全都是實打實地強攻砍分,尤其是那一個個2+1球,看得人熱血噴張。
而且魔王隊里共有五名黑人球員,一個比一個身體勁爆,卻一個接一個在廖凱面前吃癟。
大家看慣了小外援們在自己國家的聯賽上耀武揚威,再看這種黃皮膚的華國球員暴捶黑人球員的畫面,發覺:這特么才是籃球啊!
太爽了!
他們還甚至還看出了一種民族自豪感來。
那些前一秒還在使勁黑廖凱的人此時像被人扼住了脖子,都傻眼了,再也黑不下去了。
雖然主流輿論還是以嘲諷廖凱為主,畢竟一個綜藝節目里的球員,無論他打得再棒,終究離NBA的距離太遙遠了。
但也有不少理智的球迷們清醒過來。
他們知道現在談論廖凱登陸NBA還為時尚早,但廖凱在球場上出來的實力,絕對證明了這就是一個天才球員,絕對值得他們去期待、去關注。
有這樣一個期望,總比沒有,要強了太多倍。
遠的不說,就他們看見的這場比賽中,同場競技的就有CBA新科狀元汪少杰。汪少杰已經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大學生球員,而跟廖凱在一起時,他的光芒被完全掩蓋。
單就這場比賽而言,廖凱展現出來的天賦和實力,比汪少杰高出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既然汪少杰都能以狀元的身份進入CBA,那廖凱呢?
更何況汪少杰23歲,而廖凱只有16歲。
廖凱的未來,瞎眼可見!
所以,在大多數人感到失落、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地嘲諷廖凱為樂時,也有不少人轉變立場,開始在網上為廖凱搖旗吶喊,真的把他當作了華國籃球的未來。
廖凱就在籃球論壇上看見了一篇關于自己的帖子,把自己和王泉澤、郭昊天、張震嶺等優秀的華國青年球員并舉,列為了華國籃球的五顆希望之星。
除了廖凱之外,那四名年輕球員都已經在國內、國際或NCAA賽場上多次亮相,證明過自己的能力。能把廖凱和這些人放在一起,足可見他在這一期節目里展現出來的實力有多勁爆,給人留下了多大的想象空間。
對于這些言論,廖凱依舊只是看看,權當作一種休閑放松方式,并不放在心上。
不過聽見別人的贊揚,相比于批評的聲音,總歸是要舒服一些的。
正是在這種輿論風潮之下,追夢隊迎來了他們最后一支外戰對手——貝爾格萊德紅星U18青年隊。
節目組之所以能邀這支隊伍,因為他們正好就在華國,剛和華國U18青年隊打完友誼賽。
比賽結果,貝爾格萊德紅星青年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