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投籃,就只有一個辦法:采取勾手投籃。
但廖凱又不是傳統內線,偶爾有錯位的機會才會背打一下,壓根沒必要會去練什么勾手?
既不能轉身,又不會勾手,那該怎么辦?
既然沒有辦法,廖凱也就不著急,沉下心來,就一寸一寸地往內線鑿……
這時候,打的就是心理戰了。
廖凱每一次向后撞去,都在感受身后的福格森的重心變化,只要福格森失去了耐心,想繞過他的身體來切球,他就有了轉身抹進籃下的機會。
但福格森的比賽經驗何等豐富,就一直在身后硬抗,除非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堅決不冒然下手。
兩人一個硬鑿,一個硬抗,將一場單挑賽打得沉悶無比。
“這……”場邊圍觀的球員都感覺很無語,有一種網上看了對方的美照興沖沖跑去看真人卻奇丑無比、上當受騙的委屈。
甚至有球員無聊地打氣哈欠來。
那幾名老球員不放過任何貶低廖凱的機會:“這小孩打得什么啊?只會背打么,只知道依靠他的身體打籃球?技術太糙了!”
蒙達和尹奎卻有不同的見解,兩人對視后互相點頭,都在心里稱贊廖凱:這么年輕,打法卻這么沉穩老練,實在難得!
終于,廖凱逐漸接近了籃筐,而這時候身后傳來的力量也更加堅決,已經到了寸步難近的地步。
而廖凱也不需要再前進了。
已經進入了三秒區,他的進攻可以覆蓋這個區域的每一寸面積。
他還是不轉身,兇猛發力后,掛著福格森的身體就要強行上籃。
福格森實在沒轍,賭博性地一把沒能拍到皮球上,也不收手,直接拽住廖凱的胳膊就向下拉。
“犯規!”有稀疏的聲音響起。
但更多的球員沒有發聲,因為這球肯定犯規,沒什么可說的,大家心里都清楚。
關鍵是,在犯規之后,廖凱并沒有收手的意思,還在頑強地把胳膊向籃筐上伸,試圖完成一個2+1球。
“這……也太夸張了吧!”
可福格森也是個狠角色,本來他的第一次下手就夠狠。這是球場上一個最基本的法則:一旦下手,就要足夠狠,絕對不能給對手留下加罰的機會。
見廖凱在被犯規之后還不放棄進攻,福格森也就不撒手,死死地拽住胳膊,咬著牙一直拉!
兩人對上了勁。
時間仿佛被按上了暫停鍵,兩人就這樣僵持住了。
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原來,這特么才叫——力量!
看著福格森要緊牙關的模樣,五指像鷹爪一樣緊扣,肌膚黑色油亮;再看看廖凱那粗壯有力的胳膊,堅實的肌肉……
但同時,他們又看得很明顯:廖凱的力量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