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與清西陵這兩座大清帝陵,算是被寧安霍霍的不成樣子了,也不知道大清的國運還能撐幾年。
和陳王廷告辭后,寧安反回陶縣,也就是天理教的大本營,楊正清夫婦也早在十幾天前回來了。
楊正清湊了過來,一臉神秘!
“兒啊,咱們已經屯糧十萬余石,兵甲無數,近一年招募的教眾已達二萬人,你看什么時候造反啊?”
“……”
寧安滿頭黑線,他是記吃不記打,就像鐵了心認定自己是他兒子一樣,雖然自己還頂著楊金禪的身份…
……
寧安在幾個月前就突破到了丹勁,現在只要完成第二個系統任務,就可以回歸主世界。
可造反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成功丁發祥的,為此寧安也是費勁了心思,連用風水術削其國運寧安都干了。
不過可能是時間太短,清朝的頹勢還看不出來,不過陶縣天理教大本營發展的確實出乎寧安的意料。
深山中,楊正清帶著天理教教眾扎下了十幾座山寨,其中至少有十座是為了掩人耳目。
剩余的山寨,才是根本,百余座沖天高爐,一刻不停的冒著濃煙,這要是在21世紀,絕對會被當做典型整治…
可惜,這個時代工業基礎幾乎沒有,寧安只能這么選擇性的犧牲了…
楊正清都讓刮目相看了,那李石,對寧安更是一片忠心,掌管著火器作坊更是讓寧安滿意的說不出話。
在這里不得不說的是,山寨果然是華夏人的天賦能力,如果讓他們想,估計一輩子連燧發槍都研究不出來。
可一給出樣品,就比如三八大蓋,這種特別沒有技術含量但卻很實用的步槍,匠人幾個月就研究的明明白白,甚至都能小規模生產。
發現了這個隱藏技能,寧安明白了,如何快速武裝天理教,于是又扔出幾大箱手榴彈給他們照貓畫虎……
如果這么發展下去,只要再有一年,寧安就能拉起一只訓練有素又全副武裝的隊伍。
就算和大清硬剛,寧安也自信可以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可時間不等人,寧安沒有那個閑工夫宅在陶縣的小山溝里搞發展,這里交給楊正清就夠了。
作為天理教教主,寧安只需要掌握大方向,給出發展路線,如果事事都親力親為,那就不是不辭辛勞,而是傻了吧唧。
錢糧無數,這一點也值得好好利用,天理教最開始干的工作就是招人收教費,現在寧安看不起這點小錢,那就來點實際的,招人發錢!
本來在這個時代,尤其是哪些偏遠地區,耕地糧食產量極低,只要寧安帶著糧食過去,分分鐘就可以劃拉一大堆教眾,而且都是鐵桿的那種,這不是信仰的力量,而是糧食的作用。
就這么下去,教眾發展越來越多,很快就惹到了清朝官府的注意,不過他們只知道民間盛行天理教,卻不知道天理教的大本營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
又是半年的時間,天理教徹底的崛起,遭到官府最嚴厲的打擊,但糧食以及天理教許諾的美好生活,依舊讓無數人趨之若鶩,屢禁不止。
寧安也在等,等天理教發展到期待的規模,就可以一舉推翻清朝,同時還可以讓死傷降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