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將亡,人心惶惶。
彌留之際的大清朝,此刻或許就是這個樣子,天理教起義勢不可擋,道光皇帝依舊穩坐高堂。
原本道光皇帝還期待著剿滅天理教,再重整乾坤,開啟這個屬于自己的時代…
可當陶縣天理教起義后,寧安走入世人眼中的那一刻起,道光皇帝真的慌了,這得多大本事,才能在天子眼皮子底下造反?
看這規模,只怕有幾年了吧?
難道他老子,嘉慶皇帝是白癡?
三省六部粘桿處,堂堂大清朝啊,難道這些人都是二百五嗎?反正道光皇帝是氣不打一出來。
前后合力,滿清腹背受敵,開花彈,手榴彈……各種稀奇古怪的武器,讓八旗兵苦不堪言,更不用說死在長槍榴彈炮下的人,根本數不勝數!
所以,諾大的清朝拿啥阻擋寧安?慌忙之余,滿清貴族也得找退路了,其中大部分收拾家當遷往關外。
甚至在皇宮中,也有人勸諫:“賊人勢重,不可力敵,不妨暫居盛京,待繳清賊人在回紫禁城亦無不可…”
吧啦吧啦一大堆,終于在寧安快打到京畿地區,道光皇帝帶著皇后以及一大票妃嬪匆忙遷往盛京了。
盛京也就是后世的沈陽,皇太極建立滿清政權,定都就在那里,所以說東北才是他們的老家。
只不過,道光皇帝這次不是游玩打獵的,而是逃命,還有點匆忙,連紫禁城都沒有搬空。
不過,寧安也不差那點錢。
等得就是今天,廢了幾年的心思,以及在陶縣起義,就是為了這個結果!
如果滿清不一步步去剿滅天理教,那么一旦寧安顯露出過強的實力,滿清在來個以退為進,跑到關外打游擊,那誰頂得住?
就這么一點點推進,慢慢蠶食滿清的有生力量,等到最后他們才會恍然大悟,原來真的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那才叫刺激!
更何況,道光時期,是西方工業革命的輝煌時代,推翻滿清統治,不意味著西方列強不會把矛頭轉向華夏。
近幾年來,東南沿海一代,甚至京畿地區,深宮之內,吸食鴉片已然在泛濫,這都是先兆啊!
兔子逼急了還咬人,滿清逼急了真有可能借助西方的力量,那戰爭就被擴大了,也違背了寧安的初衷。
所以,這一切不能著急,而是要求穩,如果能在最關鍵的時候,給滿清來一次迎頭痛擊,那就圓滿了。
好不巧?寧安真等到機會了!
為此,寧安甚至還把系統空間里,為數不多的沖鋒槍,都被寧安裝備在天理教精銳身上。
目的則是:直搗黃龍!
在遷往關外盛京的路上俘虜道光!
兩軍對陣,寧安看到清軍手中的火槍,確實比鳥槍強得多,打出來的也是實心彈,不過依舊不如三八大蓋,更何況是天理教手中的沖鋒槍呢?
雖然有點欺負人,但寧安不會對敵人仁慈,下一刻,槍聲此起彼伏,寧安退居幕后指揮。
丹勁是厲害,但讓幾千只槍掃一遍,也會被打成篩子,除非是像陳王廷那類人,罡氣大宗師,或許連小型火炮都打不破他們的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