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寧安能判斷出張三豐的虛實,那張無忌就差了些,他知道太師父受傷不輕,心中遲疑難決:“是否表明身份相救太師父?”
可是看到寧安不動如山,張無忌只能按捺住心中的悲憤。
這時,知客道人突然有要事稟告:“三師叔,魔教眾人到了宮外,要見祖師爺爺,口出污言穢語,說要踏平武當…”
俞岱巖喝道:“住口!”
他怕張三豐分心,加重傷勢。
不過張三豐緩緩睜開眼來,說道:“金剛般若掌果非同小可,看來非得靜養三月,否則傷勢難愈。”
寧安撇了撇嘴,心道:“您老人家就裝吧,這么點傷,以您那百年純陽無極功,還不是分分鐘就化解了?”
這時候,俞岱巖才說道:“師父,魔教賊子來我武當怕是少不了廝殺,您還是先避一避,我這就去指揮…”
張三豐則說道:“岱巖,生死勝負,無足介懷,但武當派的絕學卻不可因此中斷。
我坐關十八月,得悟天下武學精要,一套太極拳和太極劍,此刻便傳了你罷。”
寧安眼珠子都不轉,張三豐親創的太極拳,和后世流傳的太極拳能是一個水平的嘛?
要說這內家拳的根源,在寧安看來,還是在張三豐身上,這才是真正的內家拳祖師。
俞岱巖一呆,心想自己殘廢已久,還能學什么拳法劍術?何況此時強敵已經入觀,叫了聲:“師父…”
張三豐只是淡淡一笑,緩緩說道:“武當開派以來,行俠江湖,多行仁義之事,決不該自此而絕!
況且,我這套太極拳以及太極劍,跟尋常武學之道全然不同,講究以靜制動,后發制人。
我能于垂暮之年,創出這套武功,二代弟子除你之外都不在身邊,三四代弟子,除青書無忌外并無杰出人材。
何況他們也不在山上!”
張三豐說著就一頓,看似在沉思,張無忌和俞岱巖則低下了頭,心中只有悲傷。
唯有寧安偷偷看到,張三豐瞥了一眼張無忌,嘴角微微上揚。
緊接著,張三豐又說道:“岱巖,你身負傳武當絕學的重任,武當一日的榮辱,有何足道?你只須將太極拳傳至后代,我武當大名必垂之千古。”
說到這里,張三豐竟然神采飛揚,豪氣彌增,渾然未將強敵壓境的魔教放在心上。
張三豐緩緩站起身來,雙手下垂,手背向外,兩足分開平行,接著兩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環,掌與面對成陰掌,右掌翻過成陽掌。
“這是太極拳的起手式!”
跟著一招一式的演練下去,什么: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式,白鶴亮翅…
寧安凝神觀看,且本就學過太極拳,一經領會,越看越入神,見張三豐雙手圓轉,每一招都含著太極式的陰陽變化,精微奧妙,實是開辟了武學中從所未有的新天地。
一套太極拳下來,張三豐神定氣閑,雖在重傷之后,但一套拳法練完精神反見健旺。
最后張三豐道:“太極拳的訣竅是虛靈頂勁,涵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墜肘,十六個字!
純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是這路拳法的要旨,岱巖,你懂了幾層啊?”
俞岱巖道:“弟子愚魯,懂得三四成,但招式和口訣都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