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第三章八公山下
已是回京的第三日,掌笠還沒有回家的意思。吃罷早飯,就有人來請他去工部議事。帶了掌獪和剩下的三名隨從,一行人到了工部。
一間議事偏廳里,已有兩人在等。提前有人知會了,知道是這次奉命一同查幽冥船一案的工部方人員。掌笠仔細打量這兩個人:一個是相貌清秀、但前額略有圓凸的年輕人,身穿了件時下流行的窄袖寬袍,淡青色繡著銀色鳳紋,寬寬的腰帶上鑲嵌著略深的青玉。不知是哪家世族子弟,靠關系塞進工部的公子哥吧。掌笠思忖。青年側后站著一個中年男子,穿著就樸素多了,臉色黝黃,留著稀松的胡須,一雙粗糙的大掌,似是常年從事勞作。
年輕人見他們進來,率先拱手施禮:“在下工部王劭,見過兵部掌將軍。”旁邊中年模樣的人也跟著拱手施禮:“工部趙起見過兵部將軍。”
掌笠本就不關心朝廷人事軼事,又常年駐外,以為只是工部派了兩個普通職人,于是隨便還禮:“將軍一稱不敢當,在下掌笠,現任洛陽守軍門牙將。二位千萬不必拘禮,二位代表工部,我代表兵部,不分高低。此去辦案,望我們同心協力,早日破案,不辱圣命。”這話倒也不假,雖然官職有高低,但畢竟各為其主。
這時有人傳話求見掌笠,掌笠向掌獪點點頭,掌獪轉身出門,不一會領進一人,正是那日停尸房遇到的仵作宋負。掌笠解釋說是自己昨日特別向兵部借來的,事關人命,帶個經驗豐富的仵作也是必要的。于是幾人把目前得到的情報信息,再次匯總了一下,隨后選出掌笠作為作為這次辦案的主領。掌笠對幾人說:“事不宜遲,我們明日就出發,各位準備一下。”
“我們先去哪里?”王劭問。
“初現之地,安徽,淝水。”
安排完,掌笠終于決定回家了。
掌獪已經趁他們商議事情的時候,偷偷跟工部的人打聽了這位王劭的情況。這二人均來自工部的將作寺。這將作寺,是為修作宗廟路、寢宮室、陵園土木等工程的特設部門。主管為大匠。雖隸屬工部,但經常直接受命于皇庭。
而這位年輕人可不得了。王劭,字敬倫,瑯琊王氏、現任丞相王導的第五子。現任工部將作丞,是將作大匠的副屬,官居七品上。因于王羲之同為王氏宗門,所以王家的人大多善書法,而此人亦是少年文才出眾,為人也沒有太多世族子弟的浮夸之氣,口碑極佳。
而那個中年人,叫趙啟,現任工部上士,雖無官職卻是工部的老人,
算是匠技中的佼佼者。
“喔,我還以為一個老工匠帶了個小徒弟來呢,原來顛倒了。看來工部這次也是把壓箱的人物派出來了,我們也要倍加用心了。”掌笠感嘆道。聽到王導居然派了自己的兒子來一起查案,又結合之前謝丘珍跟他說的話,看來確實不是小案,掌笠不敢再怠慢此事了。說是協同辦案,明明就是互相安插眼線,互相牽制,再不諳政治的人也能猜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