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第四十章戰事將起
掌笠再見到王劭時,已經是王導病逝之后半月的事了。
其間他也曾隨兵部同仁一起去靈堂拜祭過王導,但那時在靈堂上并未見到王劭。回來復命后,因為趕上王導病逝,掌笠也算王家旁系的女婿,所以并沒有馬上回洛陽,而且兵部也希望他可以在此待命,其中理由,大家都明白。畢竟王導的突然病故,是很大的事。不僅讓皇上很難過,是不是真的難過就不知道了,反正皇上表現出來的是痛失國之棟梁的大慟之情,還親自到王府吊唁,能讓當今圣上親自吊唁,便是對一個做臣子的一生最好評價了。
王導的離世,同樣震動著各部上上下下的官員們,就算已有月余,其帶來的余震依舊力道不減,王家的一舉一動都在朝廷內外波及著每個人的心。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王家,包括皇上在內。王家這棵上百年的老樹,根太深,葉太茂,這棵大樹既可以為帝王家遮風擋雨,可如果哪天倒了,一樣可以砸死樹下的皇帝,王敦不就是個鮮活的例子?更別說這棵大樹上還棲息著無數的小雀和螻蟻,樹下埋著多少秘密。
大家都在猜測下一個誰是繼任者。還會是王家的嗎?
自第一代瑯琊王司馬伷結交了山東瑯琊的王氏以來,到現在王家已經歷經晉朝八位皇帝,不管長命短命,而王導一人就給三位皇帝做過丞相,甚至帝王家的皇子們都傳,如果哪位皇子能封了瑯琊王,那就意味著離帝位也不遠了。
現在王導死了,這個掌管半個天的人沒了,第五代瑯琊王家會是誰?丞相的繼任者又會是誰?眾人在猜,在押寶,在站隊,在爭取。
還是押王家的人們,自然都是些王導的聯親、門徒和親信,他們的仕途和榮耀一直以來都在仰仗王家,王家榮,他們榮,王家損,他們損得更厲害。但似乎這一隊的勝率不太高。因為王導的長子早亡且無后,現在的兒子們均為庶出,不但年輕,也沒有什么政治資歷,且都不受王導的喜愛,完全沒有資歷擔當治國重任。瑯琊王家還有誰能拿得出手?王家人丁確實不少,大多醉心效仿那位大書法家王羲之,在山東練字,自然更不適合進朝堂
那么環顧朝野,誰會是最可能的繼任者?
現在的皇帝衍,登基時尚年少,故先帝命朝政由陶侃、郗鑒、溫嶠、王導等人共同掌管,明是聯手輔佐新帝,實則權力分散、互相牽制。但隨著陶、郗、溫三人的陸續離世,王導在朝中的權力就越來越大,越來越集中了。但王導沒有兵權。是的,他已經位極人臣,若讓他再掌握了兵權,太危險了。所以,建康的兵權由謝氏掌管,鎮外的兵權過去由陶侃、郗鑒、溫嶠分別掌管,陶侃離世前又推薦了庾亮,這些都是在軍事上壓制著王導的勢力。而這位庾亮將軍的妹妹可是當今衍帝的親娘,他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就是親帝舅,就這層關系,讓他的接任也很順理成章,所以庾亮就成了呼聲最高的人選。
甚至有人聯想到王導去世前幾日,夜空曾出現天象異動,分別位于北方、東方、西方的角、室,婁三宿,同時南移,會不會就是預示著荊州的庾亮要重返朝廷,出任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