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的事情他只要提供好后勤保障就可以了,具體的工作自有裴矩來操心。
難的是軍校。
教師從哪來?用什么樣的教材?如何管理學生?等等等等,都需要他去考慮。
前世他也沒讀過軍校,也沒參軍打過仗,為數不多的關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是從網上和影視劇作品里獲得的。到底有多少能用還是未知數。
一個字,難。
這也是他為什么沒有去找軍功貴族和將門提軍校的事情的主要原因,光靠一個計劃想說服他們根本就不可能。
還好碰到了更不懂軍事的元從禁軍,給了他摸石頭過河的機會。
就這樣寫寫畫畫到半夜才總算有了些頭緒,把筆一扔也沒洗漱躺床上就睡了。
岳山不知道的是,他連續兩天去見李世民,第二次還帶著敬君弘一起去,早就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不知道多少人為此夜不能寐,也有許多人在思考是不是要改變對待他的態度。
尤其是玄武門之變當天岳山出現在秦王府的消息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高士廉那句‘古有謝安下棋定軍心,今有岳山品茶定乾坤’也逐漸傳開。
雖然他們不知道岳山具體參與有多深,但起碼參與了,那他就是新皇最信任的功臣。
而他那個一直被人忽視的身份也重新被大家記起——皇后的義弟。有這些身份在,這位龍首山子爵未來肯定不簡單啊。
混跡朝堂的哪個不是八面玲瓏的人,但凡有一絲可能他們都不會放過。岳山也漸漸的進入這些人的視線。
而對于那些知道岳山底細的玄武門之變功臣來說,敬君弘先是去岳府拜訪,后來又一起入宮,更顯意味深長。
敬君弘找他干什么?他們見了皇帝又說了些什么?
難道兩家要結盟?這幾乎是所有人一致的想法。
沒有人往投效這方面去考慮。因為不管從身份地位還是勢力大小來說,敬君弘都比岳山強,他不太可能投靠岳山。而岳山更不可能投靠敬君弘。
最可能的就是結盟。
那么如果兩則結盟,他們該如何對待這支勢力,是所有派系都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岳山并不知道這些,就算知道了也懶得管。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實施自己的計劃就可以了。只要計劃成功,不爭也能成為最大的贏家。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拜訪了裴矩,自然受到了熱烈歡迎。裴矩和裴淑英父女倆親自出面招待。
得知皇帝同意他去教書編撰字典,裴矩的情緒非常的復雜。既有脫離泥潭的輕松,又有離家權力中心的不舍。
不過總體來說他更加的開心。
人生七十古來稀,他已經七十有八,還有什么放不下的。
之后兩人又商量了具體的實施辦法,岳山在裴府一直待到下午才離開。
他并沒有直接回府,而是去往東市,朱五能的家具店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