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玻璃并不難,但也絕對沒有的大家想的那么簡單。如果不考慮雜質的情況下,溫度是最大的問題。
岳山估計過,以唐朝純手工的條件下,起碼需要六個小時才能把材料燒成玻璃液。還需要至少十個小時來降溫,讓玻璃液到達合適的溫度和黏稠度,方面制作成各種成品。
若考慮雜質問題,想燒出純凈的玻璃,沒有岳山這個穿越者指點,起碼需要五百年才能做到這一步。
第一步是選個合適的工作地點。這個沒什么好說的,自然是岳山自己家,在沒有這里讓他放心了。當初修的可是五進的大宅子,空著的房間非常多。
第二步就是購買材料。還好燒玻璃沒有用啥稀奇古怪的材料,大多數唐朝都已經有了。岳山只是吩咐了一句自有人去置辦。
為了保密不讓人從材料里窺探出秘密,他讓人買了二十幾種材料,除了礦物還有植物,就為了混淆視聽。
第三步,需要一個高溫爐和耐高溫的坩堝。這一點并不難,隨便找個鐵匠都能做。
只是唐朝鐵匠還屬于稀缺技術工種,一般老百姓估計都沒見過。這一點難不倒岳山,朝廷匠作監各種技術工種齊全他隨便就可以借用。
而且李孝恭之前送的幾個作坊里就有一個鐵匠鋪。坩堝是現成的,高溫爐也沒啥技術含量,隨便就磊出一個。
然后岳山又讓鐵匠制作了一根銅管,用來吹玻璃。
只不過高溫爐必須要晾干了才能使用,這個過程起碼要一周左右。所以即便是一切準備妥當,
材料收集齊之后岳山就把所有人都趕了出去,并下令嚴防死守,沒有他的命令一只蒼蠅都不能飛進來。
他則帶著包大林躲在房間里把有用的幾種材料全部搗碎混雜在一起。當然,干活的是包大林,岳山只是指揮。
至于為什么把包大林叫進來……他已經取得了岳山的信任。
其實馬不四、徐山鷹、張東這些人他也挺信任的。只是馬不四大嘴巴不適合干機密的事兒,否則他要么泄露秘密,要么把自己給憋死。
徐山鷹、張東、張四成、林大寶這些人要么擅長騎射,要么是弓箭手、要么是長槍手、陌刀手,且都是身經百戰之人。
跟在岳山身邊學到了許多現代化的軍事知識,一直當防閤有點屈才了,岳山準備讓他們去軍學院當教官。所以也不適合參合進這些事兒里面。
一方面不利于保密;另一方面萬一李世民見玻璃的利潤大想把所有知情人都圈禁起來怎么辦?
再說他只是做試驗,總結出一套以現有條件比較可行的燒玻璃方法,用的材料并不多。包大林一個人來幫忙就足夠了。
爐子還要六七天才能用,岳山自然不會一直傻等著,書院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處理呢。
先去了一趟爾雅樓察看大字典編撰工作的情況,進展并不大。大家還在遍稽群籍收集大唐出現過的所有文字,據裴矩說這項工作起碼還要維持一個月的樣子。
岳山點點頭表示理解,然后轉身就去了圖書館。除了裴矩這個后勤比較悠閑一些,其他人都忙著工作,根本就沒人理他。他自然也不會自討沒趣。
購買了一部分,其他名師大儒看在岳山的面子上捐贈了一部分,圖書館不再是空空如也的樣子,稍微有了那么一點規模。但還是有大批大批的書架空著,看起來很是別扭。
二樓是抄書的地方,五十名先生奮筆疾書看起來想當壯觀。只是抄書是一項耗時費力的工作,短時間是別想看到成效的。岳山也沒有著急。
之后才去了教學區,處理一些遺留的工作。
總體來說并沒有什么大事兒,各項規章制度順利施行,書院的秩序也變得更加井然有序。輕易是不會出什么大問題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物理組的兩位老師再次找他訴苦,趕緊招老師吧,他們快頂不住了。
一方面是教學任務重,另一方面是學生的問題也太多了,一個水滴石穿就能擴展出無數個新的問題。讓他們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