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后岳山內心久久不能平息,一千人剃頭求飯吃的場景一直在他腦海里浮現。
此時他才真正的理解為什么孔子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為什么馬斯洛把生存需求放在了最基礎的第一層。
當活著都成問題的時候,什么規矩什么禮節什么法律統統都是狗屁,不如一碗飯實在。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雖然也過過苦日子,可他的苦日子也就是沒有零食吃,沒有水果,幾天才能吃一次肉,溫飽并不是問題。
他也在史書上看到過易子而食的例子,可紙上得來總是隔著一層。今天親眼見到,那種感覺直擊人心。
回想之前他對文化的解讀,非常的羞愧,實在太幼稚太無知了。難怪古人說做學問必須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沒有足夠的閱歷,沒有見過那么多的東西,沒有經過縝密的思考,做出來的學問就會失之偏頗。
看來在短期內自己不適合出書啊,先給自己五年時間把。這五年不要胡思亂想,潛心研究前人的學問,在多去體驗生活,等五年后再說寫書改造學問的事情。
嘆息過后,他無奈的做出了這個決定。至于五年后是不是能達到改造學問的要求,到時候再說吧。實在不行就再加五年,反正他還年輕,有的是時間。
……
剃發是岳山早就有的計劃,頭發長了麻煩事情實在太多。最關鍵是清洗不方便,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在軍營,搞不好就會出傳染病什么的。
只不過‘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的觀念在國內持續了上千年,尤其是曹阿滿搞出了個割發代首之后,頭發的地位更是被部分人提高到了生死的地步。
岳山知道想推行剃發計劃很難,原本他準備等醫學院的名聲擴大之后,以醫學院的名義勸告大家剃發,到時候阻力應該小很多。
不過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就在剛才,他見到那一千名百姓,看到他們頭上那臟兮兮的頭發,聞到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異味兒的時候,決定在這里試著推行剃發的計劃。
否則他還真不一定敢用這些人,天這么熱,萬一搞出傳染病怎么辦?剃發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可以他甚至想讓所有人都跟著一起剃,但他知道這太難了。還是不要好高騖遠了。
不過他也沒有讓人全都剃成光頭,小平頭就不錯。
于是,很快大家就看到在工地上多了一千名盯著寸長頭發的人來回忙碌著。有了這一千生力軍的加入,工程進入提高了好幾倍。
工部派遣過來的工匠徹底解放出來,專門做具備技術含量的工作,或者指導工人干活。而那些沒有技術含量又繁瑣的工作,全部交由工人去做。
新的營地每天變一個樣子,估計再有一周就成型了。而一個全新的大型船塢已經設計完成,準備投建。
不過要做的事情太多,一千人看起來很多,真分攤到各個工地有顯得不夠用了。主要是工具不趁手,只能靠人數來彌補。
第二天賈宜章又送來了一千名工人,按照岳山的要求,這一千人是挑選的最窮的那一部分,也算是一種賑濟。
從陸仁甲家里抄出來的錢糧都會當做工資支付給這些工人,改善他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