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娘,你帶著人好好研究一下這套機器。光織出布還不行,還要把布織的好看耐用。倉庫里一半的棉花交給你了,好好研究,有成果了重重有賞。”
“大郎放心,老婆子我知道了,一定不讓您失望。”
“剩下的棉花制作成棉被棉衣,一定要用最好的布料,我要送人。”
“喏。”包大娘眼睛一亮,興奮起來。
用最好的布料、送人,肯定有宮里一份,自己制作的衣服能送進宮被圣人和娘娘穿在身上,那是天大的榮耀啊。
至于她是如何猜到的……這都不用猜,李世民兩口子來岳山家實在太頻繁了,府上的人都見過兩人不少次。也知道岳山但凡搞出什么新鮮玩意兒都會往宮里送一份。
這次還特別強調要用最好的布料,那必然會送進宮。
她猜的沒錯,這些棉衣棉被岳山確實準備送宮里幾套,剩下的京里有頭有臉的包括關系比較好的人都會送一套。
目的很簡單,想盡快推廣棉花種植,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高層著手。只要高層見到它的好處,一道命令下去就能在全國推廣。
把棉紡的事情交代下去之后岳山就再次投入到《論語正義》中去。
論語正義造成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一開始還有人用何宴的《論語集解》和皇侃的《論語義疏》做類比,但很快這么做的人就變少了。
在閑談交流中也漸漸的很少再有人提及這兩本書,談論語必談《論語正義》。岳山的學問也正式被大家認可,稱之為岳學或者是新學。
龍首山書院也水漲船高,無數求新求變的讀書人都把這里看做儒門新學的圣地。
許多以前對龍首山書院不屑一顧而沒有參與入學考試的讀書人悔不當初。所有人都知道,以后再想考龍首山書院就更難了。
岳山的聲望達到一個高峰,也就意味著繁忙季節到來,無數慕名而來的人找他探討學問。有些人他可以拒絕,有些人必須要接待。
遠的不說,眼前就有一大堆他無法拒絕的人——大字典編撰組的成員們。這些可都是一方學說的代表性人物,拒絕他們就相當于是拒絕了一大批人物。
所以,這些人每一個岳山都要親自接待。
不過還好有李綱在,他以自己的資歷壓人,把百多號人分成了十批。岳山一批一批的接待,雖然累了點,但節約了不少時間。
大字典編撰組的人好說,外面的大儒不好招待啊。別人是一個人來的,總不能告訴人家,你先等等,湊夠十個人在一起來見我。
要真如此,他也就不用混了。
而且為了更快的宣揚論語正義宣傳新學,他還要盡可能多的講公開課,給更多的人講解經意。
粗略計算了一下,接下來三個多月他別想閑著。
岳山并沒有厭煩或者感到疲累什么的,當一個人真正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是不會產生這種情緒的。
相反,更改是享受更多一些。
現在岳山就更享受這種和人交流學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