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解決嶺南問題必須要了解當地的情況,如此才能找到針對性的策略。”岳山這才進入正題:
“難道嶺南的俚僚人就不想歸附大唐,成為天朝上國的子民嗎?他們想,做夢都想成為一名光榮的大唐子民。”
聽到這里李世民嘴角不停抽搐,天朝上國?光榮的大唐子民?你這吹的也太不要臉了吧,我都不好意思了。不過……心中為啥隱隱絕的很爽呢。
錯覺,一定是錯覺。
至于其他人,則鼻觀口口觀心假裝沒有聽到。因為除了假裝沒聽到,他們也不好說啥。不同意岳山的話?呵呵……信不信明天就會因為左腳邁進大興殿被解職。
岳山則不動聲色,繼續說道:“可是為什么他們還要造反?”
“原因只有一個”他伸出一根手指,道:“窮。”
“嶺南地區苦,山高林密、野獸出沒,還有吸血蟲寄生蟲、瘧疾、瘴氣……當地人時時刻刻都在生死線上垂死掙扎。所以他們追求的就是活下去,誰能讓他們活下去,他們就聽誰的。”
“可是我大唐富有四海,歸附朝廷不是能過的更好嗎?”有人忍不住反駁道。
“呵呵……”岳山先是給了他一聲嘲弄的笑聲,然后說道:“俚僚人之所以反叛,之所以不肯加入大唐,原因就是當大唐的子民要交稅。”
“交稅乃天經地義之事,他們……”那個無名龍套被岳山嘲諷,心中大火,再次出言反駁。可話才出口他就察覺到不對,聲音越來越小,最后自己羞愧的退入了人群。
這次岳山沒有嘲諷他,而是直接無視了他,自顧自說道:“俚僚人連活下去都是奢望,又哪里有錢交稅?所以他們必然會反。”
“朝廷真正想解決嶺南問題把這里納入大唐的版圖,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即便我們用武力征服了此地,也無法長久統治。”
李世民和不少臣工都情不自禁的頷首表示贊同,也有不少人露出激動的表情,顯然是岳山的說法給了他們不少新的思路。
馮智戴則驚訝的看著岳山,沒想到這位清水候對嶺南的看法如此獨特,又是如此的準確。
世代鎮守嶺南,馮家對很多問題看的都非常清楚,也在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他們知道朝廷的政策有問題,但因為時代限制又想不到問題出在哪里,找不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只能維持原狀。
而現在聽了岳山的一席話,他隱約抓住了問題的關鍵:窮。
以往中原人提起嶺南都是蔑視的稱那里為莽荒之地,稱當地人野蠻難馴之類的。卻從來沒有人考慮過,為什么那些被他們視之為蠻夷的人會‘野蠻難馴’。
難道蠻夷就真的不想過上和中原人一樣的好日子嗎?
不,他們想,只是沒有那個能力。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到達那里之后首先想的不是如何改善當地人的生存環境,而是加強防范狠命剝削。
俚僚人活不下去自然要反。
中原王朝很少反思自己政策有沒有問題,而是粗暴的把責任歸結于蠻夷‘野蠻難馴’。
如果朝廷愿意幫助俚僚人過上安定的日子,他們還會反嗎?
不會,馮智戴馬上在心底給出了答案。
然后他看向岳山的目光就變得熱切起來,這位清水候既然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所在,那他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