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你說今年雍州會發生蝗災?”李世民臉色劇變。
“八成可能會發生蝗災,此事不只是我知道,民間大多也已經知道了。”岳山肯定的道。
“你不是……看到發生蝗災了?到底怎么回事兒?”李世民眉頭微皺道。
岳山心下苦笑不已,原來李世民以為他預言有蝗災,這就是神棍的后遺癥啊。
“蝗蟲的活躍季節在六月份到九月份,現在才十月份,但田間地頭已經到處都是蝗蟲,數量是往年的三五倍……”
“最可怖的是,蝗蟲只需要一個月的成長期就可以產卵,十五天到三十天孵化。現在這一批蝗蟲很快就會產卵,五六月份就能孵化……”
“到時蝗蟲的數量就能幾十倍上百倍的增加,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恐怕到時候又將演變成一場大災害……”
從大唐立國之初到現在常常發生蝗災,小的不提,大的蝗災都有好幾次,每一次都是餓殍遍地死傷慘重。
長安城也發生過蝗災,逼迫的皇帝不得不帶領大臣到洛陽等地就食。說是就食,其實就是長安的糧食不夠吃了,為了緩解壓力不得不跑到別處去討飯吃。
帝王將相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
經歷過這么多次蝗災,李世民對蝗蟲還是有一些了解的,他能明白岳山說的是對的。因此他臉色更加的難看,道:“這么大的事情為什么沒有人向朝廷匯報?地方官吏是干什么吃的?”
“地方官吏有他們的顧慮。”岳山就把什么萬一蝗災沒有發生要背責任之類的事情說了一遍。
“豈有此理,一群自私自利之人,他們這么做如何對得起朝廷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李世民怒道。
岳山垂首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從古自今能為民請命的官吏又有幾個?鳳毛麟角。
但反過來說,哪個人沒有私心?我們歌頌那些心懷天下蒼生的清官,但也不能對一般的官吏太苛求。
李世民顯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氣了一會兒之后開始想針對性的辦法:“我這就下令,以后再有此類事情可以提前上報朝廷,就算最后沒有發生蝗災也可以免罪……”
“不可。”岳山馬上阻止道。
“怎么了?”李世民不悅的道。
“圣人你的本意是好的,可天下萬千官吏能當得起你的這份信任嗎?我敢說,只要這道命令下達,天下三百余州州州都有蝗災,到時候朝廷必然疲于奔命卻起不到任何效果。”岳山嚴肅的道:
“甚至還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這時李世民也冷靜下來,知道自己的命令不妥,于是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說怎么辦?”
“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州縣的官吏身上,我們可以另外設立一個機構專司巡視天下觀察災情。”岳山說出了自己用了一夜想出來的辦法:
“這個心機構沒有別的權力,只有一個任務,探查各地的地形、山川河流、礦產分部為朝廷開發地方提供數據支持。順便也觀察當地的病蟲災害……”
“這個機構也設置為縣州道三級體系……縣級上報給州級,州級把情報匯總之后上報給道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