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候失去的只是神秘之力,既往的閱歷和見識都在,他依然是大唐最了解神秘之力的人。”呂前昌道。
“不錯。”王知遠滿意的道:“雌雞化雄之術都懂,誰也無法揣測他對神秘之力的了解有多深,只要不傻都不敢輕易用祥瑞、天意說事兒。”
“如此一來朝堂應當能清凈不少。”呂前昌欣喜的道。
“確實如此。”王知遠點點頭,轉而問道:“管好道學院,尤其是對我道教思想的革新一定要抓緊,不只是為了弘揚我道教,與你自己也非常重要,只有完成這一項工作你才有機會接替我的位置。”
“我懂的,必定不會讓師父失望。”呂前昌正色道。
王知遠屬于茅山宗,呂前昌是他的大弟子,接替茅山宗主之位天經地義不會有什么阻礙。
但他除了是茅山宗主之外還有一重身份,道門領袖。這個位置是天下道門公推再加上朝廷認可的,沒有辦法私相傳受。
呂前昌想當道門領袖必須做出重大貢獻,壓服一眾道門同輩并獲得朝廷認可。
這一點很難,擱在正常情況下幾乎不可能。但現在又一個捷徑,革新道教。
在與佛教的斗爭中道家一直處在劣勢地位,即便是李唐建立,有李唐的支持也是如此。
或許在高層上面道教的影響力更大一些,但在民間佛教才是霸主,這源于兩教教義上的區別。
道教講究修身講究出世,顯得高冷。佛教講究普度眾生講究入世,更加具有親和力。
道教講究獨善其身,信佛可以求來生,可以為親人祈福……在麻醉底層民眾方面,佛教更加出眾。
因此佛教在底層更受歡迎,這也是為什么史上幾次滅佛都無法阻止佛教擴張的原因。
以上是王知遠第一次拜訪岳山的時候聽他說的。
剛剛聽到這套理論的時候王知遠驚為天人,道理很簡單,但又如此的一針見血。
遙想當年還是一名稚童的岳山,王知遠心下贊道:果然不愧是神仙子弟,風采非常人所能及。
和岳山交流過后王知遠回去就開始著手革新道教思想,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道教脫胎于道家,思想和教義已經成熟,而越是成熟的東西想改動就越難,牽一發而動全身。
王知遠就網羅了一些關系較好的道教博學之士,對道教的幾部核心典籍進行革新完善,呂前昌就是項目負責人。
本來是輪不到他的,可誰讓他是王知遠的大弟子,又是書院道學院的院正呢,身份彌補了資歷的不足。
……
岳山正在施展雌雞化雄之法,這個消息傳開后引來了更多的人圍觀,高臺周圍圍了有兩三萬人,大家都在期盼著能見到什么不一般的場景。
比如什么電閃雷鳴啊,天地昏暗原地起風啊什么的,可過了好半天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就看到岳山出來為了一次雞。
這……和大家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啊,就算沒有驚天動地的大場面,起碼你擺個桌案拿著桃木劍耍幾下,然后張口噴火也行啊。
這無聲無息的是什么意思?
雖然后來大家都知道了‘雌雞化雄’有違天和,不能搞大陣仗,盡管知道這個道理沒毛病,但內心深處還是有些失落。
畢竟這個大瓜第一口就吃的這么讓人不爽。
很快大部分圍觀的人就陸續散去,只留下三五千人還在圍觀。而且這些人里很大一部分都帶著飯盒被褥,顯然是準備打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