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再生氣皇帝的面子還是要給的,更何況連外甥女都搬出來了,長孫無忌這才轉過頭心不甘情不愿的道:“這次看在圣人和長公主的面子上我就放過你一會,下次再惹到我,休怪我不講情面。”
“謝齊國公寬宏大量。”岳山這才起身。
但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調解過兩人的矛盾后,李世民嚴厲的道:
“你二人君前失儀不可不罰。長孫無忌念在你是受害者,罰俸一個月。岳山此事皆因你而起,罰你半年俸祿。你們可有意見?”
“圣人賞罰分明,臣認罰。”兩人連忙回道。
至此這件事情才算過去,至于兩人私下會怎么做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起碼在明面上這件事情已經結束了。
李世民又道:“太子出行事關重大,此時押后再議,現在以解決華州之亂為先。”
雖然他沒有當場同意這個建議,但眾人都能看得出來,他被說服了。其實被說服的何止是李世民,他們也同樣被說服了。
太子離京鍛煉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區別就是什么時候走,去哪。但這都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決定的,還需要慎重思考準備才能決定。
所以話題最終還是回到了原點,華州之亂上。
不知不覺間天色已經破曉,眾人整整聊了半夜。
顧不上休息,眾人一起吃過早飯就匆匆趕往朝堂,今天的早朝肯定很熱鬧。
華州離長安才一兩百里,這里發生動亂根本就瞞不住人,消息靈通的半夜就已經知道了,所以一大早各種謠言就已經傳遍長安城。
什么華州豪強欺男霸女對抗朝廷啊。
什么朝廷貪污受賄丈量田畝不公,逼得百姓造反啊。
什么叛軍即將打到京師了。
總之說什么的都有。
但……剛剛還指點江山一副憂國憂民模樣的老百姓,轉身就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并沒有多少擔心。
沒有誰擔心京城會不會被攻破,自己要不要提前做好躲避兵災的準備;也沒有哪個商家敢趁機漲價。
亂世才剛剛結束十來年,幾年前突厥幾十萬大軍一度瀕臨長安城下,百姓們對戰爭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連突厥都被圣人打敗了,區區華州一群亂賊又算的了什么,圣人打個噴嚏就能把他們給滅了。
所以百姓們一點都不害怕,甚至還巴不得亂軍能打到城下,制造點樂子給大家看。
百姓們可以當樂子看,官吏不行啊。
叛亂再小那也是叛亂,華州可是關中離京城只有一百多里,誰知道會不會出點什么意外呢。
所以長安萬年兩縣的縣令把所有的差役全都放到了街面上,維持治安震懾宵小。
百官也紛紛準備好奏折,請朝廷出兵鎮壓叛亂調查真相。
在宮門口等待宮門開啟的時候,百官下意識的尋找那些宰輔重臣,希望從他們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可是看了一圈,發現宰輔里面就只有陳叔達、溫彥博、蕭瑀等幾個老臣在,其他幾位都不見蹤影。還有李靖、李績等樞密院的將領也同樣不在。
大家心中就有數了,這些人估計連夜就被叫進宮了。
至于為什么蕭瑀幾人沒有被叫過去,倒不是李世民不重視他們的意見,而是這幾位年齡都大了經不起折騰。
等宮門開啟,果然在宣政殿見到了‘消失’的宰相將軍們。
今天的朝會很簡單,只議了一件事情,華州之亂。
早就有了決斷的李世民快刀斬亂麻,先是令樞密院出兵平亂。然后任命中書侍郎岑文本為華州巡按,全權負責華州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