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都知道朝廷肯定是支持新學派的,可這么迫不及待的就站出來表明態度還是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
難道就不怕古學派的人鬧起來不好收場嗎?
最好的辦法其實應該是讓兩派繼續打,朝廷暗中扶持新學派打壓古學派,這樣一點點蠶食古學派的生存空間。
這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可李世民卻選擇了最直接最暴力的手法,可以想見的是古學派的人必定不會就這樣認輸,接下來有的亂了啊。
在場就有不少古學派的人,但祭天大典他們肯定不敢站出來鬧,只能干看著心里著急。
祭天大典這才算是結束,之后朝廷賜宴。但對于關心學術界的人來說,他們哪還有心思吃飯,匆匆填飽肚子就火速離開了。
必須要集合古學派的力量反對,要上書要請愿。
……
祭天大典上發生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傳遍天下,渭水學報更是連夜發布了特刊把那幾篇祭文一字不落的刊載了上去。
并且還有名家寫的一些分析文章——這些文章自然全是支持的。
這次祭天大典的瓜實在太多,史學家既高興又苦惱,高興的是三重紀元確實好用,也大大的方便了他們。苦惱的是接下來又有的忙了。
紀年方式可不是宣布改一下就算了,所有的史書凡是出現時間的地方都要跟著改。
比如漢武帝建元元年,現在要改成開元某某年漢歷某某年建元元年……所有的史書都要更正,這是個不小的工作量,大家有的忙了。
最大的瓜還是用岳山《華夏文明》為藍本寫成的祭天文稿,簡直就是瘋狂插古學派的刀,他們自然不樂意。
消息一出古學派的人都瘋了一樣,紛紛站出來反對,有上書權力的都給李世民上奏折。
然而很快他們就發現根本就沒人理會他們的反對聲,朝廷依然我行我素,新學派還在慶祝自己的勝利。
于是他們就開始采用更加激烈的方法,去宮門口請愿。
一大批古學派的學者跑到宮門口聚集,試圖用這種方法改變李世民的決定。
然而他們剛在宮門口站好,就有一大群新學派的人跑過來拉著他們辯論炫耀。
古學派的人自然不能忍,就出言反駁。然后兩幫人就在宮門口吵了起來,吵著吵著就打了起來。
然后禁軍就出面把所有人都給‘請’走了。
古學派的人并不氣餒,隔兩天又去了,結果還是被新學派的人給堵住……
如此三番五次之后古學派的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兒了,這群新學派的人就是故意來找茬不讓他們請愿的。
可對此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很明顯新學派的行動是得到皇帝支持的。
但古學派依然沒有放棄,很多人采取了更加極端的做法——辭官。
朝廷有一大批古學派出身的官員,不少人都不缺乏為自己的學術獻身的精神,想用辭官來抗議朝廷的選擇。
然而朝廷沒有任何猶豫就同意了他們的請辭,并迅速的派遣了新學派出身的官員頂替了他們的位置。
見此那些本來還在猶豫的古學派官員也不敢這么做了。
古學派的第一波抗議被新學派和朝廷連手給打壓了下去,但他們必然不會束手就擒,很快就會有第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