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考察一下沿途適合修建補給點的島嶼,到時候朝廷可以派遣專門的人過去修建補給地。”
“等我們的補給地遍布海洋的那一天,整個天下都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
朝廷正在商量西征事情的時候,棣州造船廠也有一件足以影響歷史發展的大事發生。
北洋艦隊大都督劉仁愿及其麾下數十位中高級將領、棣州造船廠廠長趙勝安,大匠師梅江、梅河,棣州刺史蘇臨開,棣州書院院正施房……
數百位有頭有臉的人齊聚棣州造船廠的船塢,此時他們正一臉震驚兼興奮的看著眼前的龐然大物。
作為這艘船的總建造師,梅江負責介紹道:
“這艘鐵甲艦全長寬高7.8米,裝甲為全鋼制最厚處為三百毫米,最薄處有一百六十毫米。甲板為鐵制五十毫米厚。”
“采用三桅帆和蒸汽螺旋槳雙重動力,全速可達時速五十里……共裝有各類大炮四十門……擁有遠洋作戰能力。”
劉仁愿身旁一名將官本來還很開心,聽說大門數量的時候就不樂意的,道:“為何鐵甲艦的大炮數量比木殼船還要少?”
梅江解釋道:“鐵甲艦安裝的大炮和木殼船不一樣,口徑更大射程更遠。不需要太多,四十門就已經足夠了。”
那人似乎還有些不滿,棣州書院院正施房淡淡的道:
“這艘船的是有書院一百多位學者和船長數百位工匠一起設計的,每一項數據都經過嚴格論證,且事先已經得到夏國公的批準。”
聽到最后一句話,那個人猶如泄氣的皮球一般再也不敢說什么。
劉仁愿心中嘆了口氣,這群大老粗,平時讓他們多讀點書就是不聽,出門就丟臉給自己找麻煩。
“他就是個粗人諸位別和他一般見識,他們恨不得把戰艦每一點空余的地方都裝上大炮”
“見到這么大的鐵甲艦就裝了四十門炮有些想不通,不是對你們有意見,還請不要見怪。”
施房有底氣硬剛普通將領,卻不愿意輕易得罪北洋艦隊的大都督,所以馬上堆笑道:
“大都督說的哪里的話,大家都是為了大唐的戰力考慮,沒什么怪不怪的。”
“鐵甲艦和木殼船差別甚大,你們不了解也很正常,后面對熟悉熟悉就理解了。”
劉仁愿道:“確實啊,放在十年……不,五年前我都不敢想象海戰會變成這個樣子,數里外就已經決定勝負了。”
施房笑道:“難道這樣不好嗎?”
劉仁愿頓了一下,也大笑道:“好,實在是太好了,最好的地方還是這種先進的船掌握在我大唐手里。”
施房道:“是啊,木殼炮船就已經能讓我大唐海師無敵于天下,現在又有了更加強大的鐵甲戰艦,海洋將成為我大唐的掌中之物。”
劉仁愿鄭重的道:“我代表大唐海師官兵感謝諸位的付出,謝謝。”
施房連忙道:“使不得使不得,你應該感謝的是夏國公。鐵甲戰艦的思路都是來自于他,我們不過是按照他的想法做出來的而已。”
劉仁愿道:“施院正有大功而不自居,讓某佩服。造船思路重要,各種數據更加重要,沒有你們研究論證的各項數據,也不會有現在的鐵甲艦。”
施房很是受用,謙虛的道:“過獎過獎。”
這時棣州刺史蘇臨開笑道:“兩位有話不妨等會再說,及時就要到了,還需要你們下令點火呢。”
三人中他的職務最低,但棣州刺史這個位置直接代表岳山。只要他自己作死,干上五年十年直接就能去中樞任職。所以即便是面對北洋水師大都督他也一樣談笑自如。
劉仁愿也知道他身份特殊,并沒有擺大都督的架子,笑道:“你看我,差點把正事兒給忘了。施院正、蘇刺史要不咱們一起來?”
“呵呵,謝大都督好意,我們兩個就不搶這個風頭了。”說完兩人一起后退半步把位置讓了出來。
今天是這艘鐵甲艦下水兼入列儀式,本來就應該劉仁愿這個大都督下令點火,施房兩人哪會這么不識趣。
劉仁愿也沒有在繼續客氣,在旁邊的人提醒吉時已到之后,就神情嚴肅的大喝:“點火。”
遠處一名傳令兵大喝道:“大都督有令,點火。”
更遠的地方又一名傳令兵大喊:“大都督有令,點火。”
就這樣一聲聲吶喊傳到了船上,有人點燃了甲板上方的火盆。
所謂的點火其實是點燃蒸汽機的火,這個過程比較慢,需要一兩個小時能把熱水燒開。
為了讓儀式好看一點,就用火盆來代表蒸汽。把這個火盆點著就代表已經點火,儀式可以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