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眾矚目下,一開場,李三郎率先持球進攻。他手持鞠杖,策馬狂奔,來勢洶洶,朝對方腹地直接奔去,皇帝御賜的良駒自是不一般,奔跑起來速度優勢明顯,吐蕃一方見狀只能窮追。李三郎運鞠于空中,連擊數下,而馬馳不止,雖然馬匹奔跑的速度與以往不同,但絲毫不影響他嫻熟的空中運鞠技藝。只見其馬匹迅若流電,從縫隙中急速穿過,場上之人皆無法阻攔。吐蕃一方無奈,只能七人一起過來圍堵,剩余三人分別防守其余三人,但仍然無濟于事,李三郎接連躍過防守,快速到了對方門前,眼看就能射門。
吐蕃另外三人見狀不妙,連忙放棄自己所防之人,一起堵到了門前,這樣一來,那球門被堵得幾乎沒有進球的空間。李三郎抬頭一看,當即一拉馬韁,調轉馬頭,做出了將要傳球的姿勢,堵在球門口的三人見李三郎并未強攻,似乎要傳球,又散了開來,準備去防守另外包抄上來的三人,可就在此時,李三郎背向球門揮杖一擊,使出了他的絕技——背身擊球打法,擊鞠中如此高超的技藝,自是騙過了所有防守人,此時球門大開,鞠應聲而入,天朝一方終于得分。
這一球實在精彩,迅速點燃了現場的氣氛,看臺上下頓時發出了山呼海嘯的喝彩聲,連武三思都一時沒有控制住,拍案而起,大喊了一聲“彩!”身旁的太平面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他頓覺有些尷尬,又平靜地安坐下來。太子李顯自是興奮不已,擂鼓的聲音更大了!雖暫只入一球,但明顯又恢復了氣勢。
吐蕃一方發球,是剛在場中擊銅錢之人,此人可不容小噓,李三郎打足了十分的精神,緊盯此人。只見那人揮起月杖,準備用力擊球,這一下有些出乎李三郎的意料,但他立刻反應過來他欲何為。
這擊鞠賽一方至少十人,有的負責進攻,有的負責防守,技藝優秀一些的擊鞠者一般負責進攻,而李三郎自是進攻方面的佼佼者,防守自有他人為之。故剛才只顧進攻,卻忽略了防守,眼見對手高舉球杖,欲奮力一擊,自是己方門前空虛,對手欲遠攻破門得分,李三郎連忙大聲呼到:“不好!快守球門!”四人之中,裴旻站在最后,他剛一聽聞,立即拍馬而起,向球門方向趕去,但吐蕃擊鞠手此刻將球擊出,這馬駒跑得再快也不可能跑得過鞠的飛行速度,眼見那鞠朝己方的球門直飛過去,在這緊要關頭,裴旻靈機一動,雙腳當即甩開馬鐙,一躍跳上馬背,在高速奔跑的馬背上做出動作是萬分危險的,裴旻也算是藝高人膽大,他雙腳剛碰到馬背就再次奮力向上一跳,居然用杖在空中把鞠給攔住了,順勢大喊了一聲“攻!”于是在空中又用力將鞠向前方擊去,李客心領神會,在裴旻空中攔截的時候已做出了向前策馬狂奔的準備,聽到裴旻大喊他已策馬飛奔出去,領先了在場所有人兩、三匹馬的身位。那鞠在裴旻的用力擊打下,直飛對方腹地,李客快馬殺到,所有人都已被甩在了身后,李客前方空無一人,于是抽起球杖,奮力一擊,球再入;裴旻從高處落地,順勢一滾,竟也毫發無傷;從攻到防,再從防轉攻,直至破門,所有事都發生在一瞬之間,在場之人無不驚訝,場內一片寂靜,待眾人反應過來后又爆發出了比之前更為猛烈的呼喊聲!太過于驚艷,令人難以置信!看臺上就連剛才為吐蕃助威的萬藩此刻也全都倒向了天朝一方。
裴旻走到李三郎面前小聲說到:“為保萬一,吾就留守在門前,你三人盡管安心進攻,有吾在,必保球門不失!”從剛才那球,李三郎已對裴旻的能力有了完全的信任,于是答到:“有勞!”
吐蕃再次發球,剛才那球太過于意外,吐蕃這邊自是士氣受損,開
(本章未完,請翻頁)
球時竟有些分神,李三郎見狀立馬上搶,一瞬間球又回到了李三郎杖下,李三郎又再次運鞠于空中,策馬向前狂奔,吐蕃一方自不敢大意,又是七、八人聯手來圍,熟悉的一幕上演了,李三郎攻至對方腹地,又是一拉韁繩,調轉馬頭,將杖揮于空中,難道又是背擊打法?吐蕃一方一擁而上,希望用身體擋住此次射門,可李三郎突然用杖方向一變,不是射門,是傳球,鞠在空中向包抄而來的陳玄禮飛去,所有防守者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三郎身上,卻忽略了陳玄禮,陳玄禮四周無人,他不待鞠落地,在空中用杖凌空而擊,球再入!
“精彩!”女皇帝也止不住心中的興奮,大聲喝道!
吐蕃從領先五球,到現在連丟三球,才用了不到半柱香的時間,自然士氣大損!吐蕃使臣著急的在看臺上大聲呼道:“消耗時間!汝等尚領先!”經他這么一提醒,吐蕃擊鞠者們如夢方醒,為何要對攻?吾等消耗時間便勝!再次開球后,吐蕃把球向后一擊,開始來回傳遞,這三人欲搶十人之球,確實難度較大,三人疲于奔命,也始終未能奏效。看臺上見吐蕃如此消極應戰,自是喝起了倒彩,但即便如此,吐蕃仍然堅持不攻。
三人這樣自不是辦法,眼見銅鼎中的香越燃越短,李客心中也是萬分焦急,不停在想,到底如何是好。終于,他靈機一動,向另外二人大聲說到:“三人圍攻!”李三郎、陳玄禮二人心領神會,突然朝持鞠的一人一起圍去,突然的變化,自是給持鞠者帶來了壓力,慌亂中他用力將鞠朝空中一擊,希望傳給遠方的隊友,從而再次調動三人,消耗體力。可正在此時,李客使出了跟裴旻之前一樣的招式,雙腳迅速踩上馬背,縱身向上一躍,在空中攔住了鞠,再順勢用力向前一擊,李三郎心領神會,早就策馬向前狂奔,接鞠后不待落地,再次空中運鞠,直奔對方球門,吐蕃之人被這同樣的方式斷了兩次球,自是懊惱,但也無法,只能全力回追,李三郎這次沒有再拉韁變向,直接抽杖而擊,球速迅猛,破門而入。現場歡呼聲再次響起,本欲歇息片刻的太子李顯,又站回了戰鼓旁,繼續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