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郎欲讓太子李顯和自己的父親一同進宮面圣,但此事眼下并無真憑實據,若是冒然覲見,以陛下對太平公主的寵幸,別到時被太平公主反咬一口,落得個誣陷的罪名可就適得其反了,太子自是想到了這一點,于是問到:“三郎,本宮覺得此事似乎有些不妥,是否還得再行商議。”
李三郎輕輕一笑,答到:“回稟太子殿下,是三郎沒有話說清楚,吾欲請太子及父親入宮見駕并不是只為彈劾太平公主之事,在沒有鐵證的情況下,冒然彈劾自是不妥。”
李三郎此話一時間讓李旦有些摸不著頭腦,不待太子再問,他接著問到:“那三郎是讓太子與吾二人進宮所為何事?”太子聽罷,也是輕輕點了點頭,一起望向李三郎。
李三郎答到:“是希望二位向陛下進言,明日武決之事,為了彰顯朝廷威儀,是否可以把觀戰人員的規模擴大,比如禁軍、羽林軍各統領及其家眷,如此一來,朝廷的盛事和天威皆可獲得更大的影響。若是太平公主已經控制住了這些將領的家眷,那到時必定會有人向陛下上奏陳情,陛下也定會查實;若是太平公主敢把這些將領的家眷放歸,到時太子殿下和父親就密奏陛下,請其對這些家眷進行統一安置、保護,直到上元節結束,如此一來,定可使太平公主的計劃落空。”
李三郎剛說罷,張柬之已是拍手稱好,繼續說到:“李司丞此計可行!如此一來,必能化解此事。另外,若是陛下真對武決之事也做足了準備,那她自然也樂意擴大觀戰人員的規模,老臣認為此奏陛下定會答應。”
太子和李旦也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太子接著說到:“諸事已商定,明日事多,現時辰已晚,三位還請盡快回府休息,待早朝時吾與王弟一同進宮面圣!”
三人一躬身,答到:“喏!”一同離開了東宮。
入夜的神都街頭也是有些寒意,在東宮門前拜別了張柬之,李三郎就一同進入了父親的馬車,朝自家的府邸緩緩駛去,負責駕車的是跟了李旦幾十年的貼身奴仆。
李旦離開神都已一個月,他看著許久未見的李三郎,關切地說到:“三郎,近日以來,父王雖未身在神都,但汝所歷之事也皆有耳聞,辛苦你了,父王看你似乎清瘦了許多。”
李三郎輕輕搖了搖頭,說到:“謝父親關心,為了朝廷這本是應該的。”李三郎也抬頭看了看自己的父親,兩鬢間似乎又多了些白發,人也消瘦了不少,于是也關切地說到:“父親此去白馬寺,想必也是不容易,回神都后要保重身體啊。”
李旦擺了擺手,說到:“這些事就先不提了,本王有一事問你。”
李三郎答到:“父親請問?三郎定知無不言。”
李旦沒有立即發問,而是掀起了馬車的布簾,向馬車外望了望,現在已是夜深人靜,神都之內早已宵禁,路上已無任何行人,只有幾處民宅還稀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