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獵獵,迎風招展。
徐州刺史陶謙、北海太守孔融、西涼太守馬騰、兗州刺史劉岱等忠君早已經是在聯盟議事大廳外等待,期望今日會面,盟主袁紹和曹操等人,能夠商議出對策,振奮聯軍士氣,扭轉目前極為被動的局勢。
不多時,曹操、袁紹,并肩同行而來。
按理來說,曹操一無出身,二無顯赫,怎么地也不可能和袁紹這種‘三公’之將并肩同行。
可是……
一來之前曹操行刺董卓一事,震驚天下,打響了名氣,是當世紅人。
二者這一次十八路諸侯匯聚共伐董卓,也是曹操牽的頭,故而大家也都賣個面子。
此刻,春風拂面,吹得曹操胡須飄揚不定。
陽光之下,他一雙睿智但是帶著絲絲詭譎的眸子,在眼眶里不停的轉動,仿佛永不見底的萬丈深淵,使得任何人能無法猜透這個并不高大的男人,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在他旁邊,袁紹儀表堂堂,相貌雄偉,頭發梳得一絲不亂,身上甲胄整潔筆挺,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透著無雙國士的傲嬌。
在兩人身后,除了他們的部將之外,還有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等等。
互相行禮完畢,袁紹正準備叫眾人入大廳商議戰事,卻突然眉頭一皺,不悅的開口道。
“公孫瓚為何不至?”
袁紹一直和公孫瓚暗中不和,且多次相爭都不占優勢。
這一次聯軍推選盟主,如若不是公孫瓚出生卑賤,或許都輪不到袁紹來當。
因此此刻袁紹借題發揮,仗著盟主身份,有意為難公孫瓚。
“伯圭兄心系戰局,最近更是枕不離兵,睡不脫甲,想來應該是太過于疲憊,故而遲到,盟主勿怪。”
北海太守孔融手撫胡須,拿出讓梨的謙遜,和和氣氣的張口,想要打個圓場。
袁紹用眼角瞟了孔融一眼,冷聲道。
“哼,孔文舉意思是我等就日夜高枕無憂,沒心沒肺了?放眼各路將軍,哪一個不是枕不離兵,睡不脫甲的豪杰,倒是你這小小書生,和那偷奸耍滑的公孫瓚一樣,渾水摸魚。”
孔融雖是書生,可也有幾分怒氣,聞言立即大為不滿,拂袖狂喝。
“袁本初你欺人太甚!雖然你為聯軍盟主,但這不代表你可以隨意欺辱于我。十八路諸侯哪一個不是忠義之輩?同來至此,皆為伐董賊而來,同心協力。為何我孔融就成了渾水摸魚之輩?”
袁紹聞言,再度冷笑,開口道。
“少了你區區孔文舉,也無傷大雅。若是不信,請提刀自去虎牢關前叫陣,本公倒要看看,你能敵那華雄幾個回合?”
孔融聞言氣得不行,正要說話,不遠處公孫瓚的聲音卻是響起。
“盟主好大的官威啊!”
公孫瓚向來好戰,且為人不服輸,根本不懼袁紹,此刻一開口,便是冷言嘲諷。
“文舉兄一屆書生,確實捍不動華雄之威。袁本初你堂堂四世三公之將,又是聯軍盟主,不如你去陣前討戰,試試會不會也被華雄一刀砍了?”
說話間,公孫瓚已經和劉備等人入場,臉上掛著冷笑。
的確,以他的性格,袁紹這都欺負到頭上來了,他還不反唇相譏,就不是他白馬將軍的作風了。
看著公孫瓚當著這么多人嘲諷自己,袁紹氣得都要炸了,拔劍而起,大喝道。
“公孫伯圭,你這廝實在可惡。竟然以下犯上,動搖軍心。來啊,左右,給我推出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