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我不走……”
陳平之再次上前。
“隨你……”
牧大夫搖了搖頭,轉身離去。
任陳平之呼喊,也不見牧大夫回頭。
知道師父牧大夫受到了傷害、刺激、打擊,陳平之當然是不會如此離開,決定留下來幫忙。然而,因為能力限制,想幫忙,卻也是幫不上多少忙,有心無力。
隨著牛萬木的卷錢而逃,牧家大藥坊的情況就更糟糕了。
學徒們的月錢發不了,讓這些窮人學徒們很非常難過,他們的月錢本來就不多,有不少家庭都是需要這些月錢生活的。
有些學徒想要跳槽但卻是在不被接受之后,又不好意思回到牧家大藥坊,找不到合適的工做,無法謀生,更難受。
除了學徒們,最重要的還是病人患者,這才是藥坊的最主要經濟來源。
但是,牧大夫別說給別人看病,連弟子牛萬木卷了他的錢逃跑都沒有管,真的是有一種看破紅塵的趨勢啊。
病人來看病,一般都是比較急的,在你這里看不了病、抓不了藥,當然是不能等啊,那就只能去其他藥坊了。
一來二去,來牧家大藥坊的病人也就越來越少。
除了病人看病,還有那些長期服用中藥進行身體調養的人,牧家藥坊沒有送藥過去,他們催也是沒用,有些人就自己找了過來,見著牧藥大藥坊的如此情況,哪還敢用牧家藥坊的中藥。
除了這些,還有同行們,更是趁機落井下石。
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牧家還沒有一下子垮掉,主要也就是陳平之在幫助支撐了。
但是,以陳平之的能力,也支撐不了多久。
牧家大藥坊的這種情況,如果事情得不到解決,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糕。
照此下去,用不了多久,牧家藥坊就會垮掉。
到時候,不但牧家一蹶不振,可能還有幾十個家庭會陷入更大困境。
因為這幾十個家庭的頂梁柱,就是這些學徒。
這些學徒在藥坊的長時間學習之后,除了一些醫藥方面的東西,其他方面的工作已經基本不會,甚至就連種地也不會。
一旦失去藥坊的工作,他們基本上是無法生存。
就藥坊的學徒來說,長期外出采藥的學徒們,情況還算比較好的,因為他們可以去野外采藥,用藥草換錢,藥坊都需要藥草。
但是,其它藥坊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都不接收牧家藥坊學徒的藥草。而且,他們不只不收藥草,也不收來自牧家藥坊的學徒們。
藥坊學徒們除了去藥坊,找不到其他工作,這和現代社會的很多大學生非常像。
在現代社會中,有這么一個讓人深思的故事。
話說,有一個老板招農民工,但卻是被那農民工給罵了:
“什么,三千塊錢一個月的工資,你以為老子是大學生啊,老子給你說,老子是農民工,低于五千不干。”
講這個故事,完全沒有貶低大學生或者農民工的意思。
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現代社會因為大學的普及,讓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但是社會上的工作崗位,并不是所有的都適合大學生。相對于某些特殊的工作崗位來說,有些大學生確實比不過有著一定技術經驗、還能吃苦耐勞的農民工。
所以,這個故事實際上是一個工作崗位的問題。
在這個時代,工作崗位本來就不多,能夠適合藥坊學徒們的工作崗位,那就更少了。
許仙也是藥坊學徒,他所掙到的錢,基本上都是賣藥草,要是其他藥坊也不收許仙的藥草,那么,許仙將面臨和其它學徒們同樣的問題。
許仙有些擔心。
一旦少了賣藥草的收入,那么,許仙的收入就會大減。
在許仙走進藥坊的時候,正好碰見從藥坊走出來的陳平之。
陳平之不到三十歲,雖然不會武功,但因為懂一些藥性藥理,身體還是保養得比較好的,這才多久不見,陳平之竟然瘦了一大圈兒,而且頭發亂糟糟的,有些像個乞丐似的。
許仙一眼沒有認出來:
“陳,陳大哥,是你嗎?”
“啊,哦,是許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