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瑤好像聽見了許仙的聲音一般,又朝著許仙這邊看了一眼,在許仙的臉上小小的多停留了那么一瞬間。
隨即回頭,但她的表情看不出任何變化,只是眸子微微的閃了閃,走到沈文卓身邊,身子微傾,對著大家小小的鞠躬之后,隨即說道:
“大家好,我叫沈心瑤,希望在我的主持下,可以讓大家省心、省錢……”
“哈哈哈,沈姑娘,你能為我省多少錢啊?”
有人笑道。
“那得看這位公子準備買多少東西了,這位公子買得越多,我就能為公子省得越多……”
沈心瑤笑著應道。
“我看你不是讓我們省錢,而是要讓我們花更多的錢吧。”
似乎還是有什么都能看穿的人。
小小的插曲之后,拍賣正式開始。
第一件物品,不巧就是許仙寄賣的,是那幅字畫。
按照沈心瑤介紹,這副字畫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是出自兩千年前一位大文豪的手筆,按照行價,兩千年的東西,起拍價即為二十萬兩銀子。
“許仙,我看那幅字畫,怎么就像是你拿的那幅?”
陳強森立即就問道。
“是的。”
許仙的視力好,眼力勁自然也是不錯,而且也隔得不遠,自然是看清了,這幅字畫就是他寄拍的。
但很可惜的是,這幅字畫沒有拍出高價,甚至都沒有人競價。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幅字畫雖然經過徐老等人的鑒定,但是,真正懂字畫的行家里手,今天沒有在這里。
而且,二十萬兩銀子,不是一個小數目,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拿出來。
開場物品雖然一般都會是不錯的好東西,但開場就二十萬兩銀子的,后面肯定有更貴的好東西。要是一開始就把錢花出去了,那遇上后面的好東西怎么辦?
二十萬兩銀子的起拍價,每次加價不得低于一千兩。
在二十三萬兩銀子不到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人競價了,最終被3號以二十二萬八千兩拍出。
然后,是第二件物品。
這仍然還是許仙的寄賣品,那個瓷盤。
按照沈心瑤所說,這個盜盤不是出自名家之后,但是,卻有著一千年的歷史,行價,十萬兩銀子。
行價,也基本上就是拍賣會的起拍價。
這也是商會為了防止有人惡意競價。
這種惡意,不是惡意抬高,而是惡意抬低。
有些時候,遇見某些物品,在大家都不怎么感興趣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競價。
比如說,如果這個盜盤定價五萬兩銀子,如果競拍的人少,那么,就即有可能以五萬兩銀子賣出,就算是多,也不會多一些。
同時。
有錢人還有這個心理,越是更貴的東西,那自然也就是越好的東西。
所以,把起拍價就定在行價,對于拍賣行來說,有利無弊。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適合這樣,那也得看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