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國師
許仙家種植的這些水稻,平均算下來,畝產已達300公斤。
一千畝水田,總共是30多萬公斤左右。
許仙也沒有準備賣掉,因為價錢太便宜,總共也就賣個幾百兩銀子。
上回賣古玩雖然掙的錢不多,但是,從唐銳那里可是掙了一百萬兩銀子,這些錢雖然已經花掉了一些,但還剩下很多。
而李公甫的老家,今年常常大雨,沖毀了很多田地,多戶農家沒糧食,已經有餓死人的情況發生。
許仙在留下了足夠自家吃的之后,其余的基本上都拿去賑災,差不多三十萬公斤。
許仙本來是準備讓李公甫去辦這事,但是據李公甫所說,不但有人餓死,還有許多人生病,請許仙過去幫忙治病。
許仙當然是愿意。
治病,也有功德值收入的,特別是救治那些快要死的人,功德值更高。
從地圖上搜尋到坐標,利用芥靈石建立了一座重復性使用的空間傳送陣,這就準備過去了。
三十萬公斤糧食,裝了將近三千口袋,讓許仙花了上千點功德值才傳送過去,當然也不只是糧食,還有人。
這些人,除了許仙之外,還有白素貞和李公甫,當然還有趙魚兒,趙魚兒是臨安府的人,派送糧食的任務交給她去辦。
許仙主要還是去給老百姓治病。
別人治病是藥到病除,許仙在很多時候連藥都可以不用,病人直接就好了,讓人驚呼神醫。
其實,在系統上,許仙現在的醫術,也的確是神醫級別,醫術已經達到12960點,完美級。
再加上許仙已達武王級別,就沒有許仙不能治的病。
許仙還沒有治療完老百姓的病,趙魚兒的糧食就已經發放完畢。趙魚兒很是好奇許仙的醫術,在旁邊陪同。
看著許仙的治療,簡直驚為天人。
辦理完這邊的事情,許仙等人又通過傳送陣回到錢塘縣。
水泥生產的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接下來,就要開始生產了。
這,注定將是一場變革。
趙九重等很多人都來觀看水泥的初次生產,好不熱鬧。但水泥的生產過程,卻是顯得有些乏味,這基本上都是機械,人力使用很少,沒有那種熱火朝天的感覺。
水泥生產出來之后,許仙并沒有開始銷售,而是再次對生產基地、對自家院子進行改造。
有了水泥,就可以配制混凝土。
混凝土的強度堪比石頭,特別是高標號的水泥混凝土,更是比很多石頭都還堅固。最關鍵的是,由石頭碼砌的不容易形成一個牢固的整體,而混凝土完全不存在這些問題。
但是,水泥混凝土是一個新興的東西,不是一般人都能夠搞得來的,需要教導。
按照后續規劃,水泥將銷往整個大宋以及大陸,這首批施工隊,在以后將成為骨干。
這批骨干,當然是選用錢塘縣的人,而且都就近選擇。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根據以前的村民勞作情況,許仙挑選了首批一百名身強體壯、腦子靈活的村民,許仙親自示范,教導這一百個村民如何安裝模板,如何配制混凝土,如何澆筑、如何振搗、收面等。
在先期教導之后,又根據各自更擅長、更適合的工序,再分類組隊,確定各工序隊長,這樣不但能夠提升施工質量和進度,也能夠更好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