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生也不富裕,一趟奉天和遼東下來,他身上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按理來說他現在確實挺饑渴的,但有的錢可以看卻絕對不能收,就說老楊給的這香火錢,那是給土地廟捐的,不過廟剛修繕完,往后可能很長時間都不用在拾掇了,那自然就用不到了。
所以這錢暫時用不上,王長生就不能收,否則因果循環下他是會受牽連的,留下一張票子用來糊口這就無傷大雅了。
你再看那些有名的道觀和古剎,每年接的香火錢至少都得有七位數以上,但這些錢道觀和廟里絕對不敢私自亂用,除了留下一部分作為人員開支,剩下的絕大多數香火錢都用在維護廟宇和道觀的修繕上了,如果還有結余的話就布施出去,而不會被個人截留,不然這種錢收了的話,會受不起的。
那有人可能會講,有的和尚和道士還富得流油呢,那就只能說呵呵了,報應臨頭是早晚的事,真正有名望的得道高僧或者道士,絕對明白什么叫做功德和因果。
老楊夫妻感恩戴德的走了,王長生依舊靠在躺椅上,然后慵懶的仰著腦袋,看著頭頂的一片天,土地廟的上空云層有點波動,似乎有一縷微光透了下來,然后落在了下方的廟堂上。
土地廟開始顯靈了!
但凡名山大川里的千年古剎都是很靈驗的,上方凝聚著厚厚的氣運,氣運越是磅礴就說明這廟宇就越靈,來上香祈求的自然就能更輕易的達成所愿,香客也會越來越多的。
這就是相輔相成的效果。
在川地,有一座著名的大佛就建在河岸邊,當地兩岸的民眾一到初一和十五或者一些祭祀的節日就會去大佛下面祭拜,從來都不會間斷,至少已經持續了上千年,因為每隔幾十年或者百年,大佛下的那條江要是有水患的話,大佛的兩只眼睛就會流落下淚水,兩岸的民眾就知道今年該鬧
(本章未完,請翻頁)
水災了,于是早早的就做好了提防。
曾經有很多人不止一次的看到過,每到雨后大佛腦袋上方就會出現一輪佛光。
春困秋乏夏打盹,王長生躺著沒過多久,耷拉下來的兩條眼皮就漸漸的合上了,在玉虛峰昆侖觀,每日里除了修道和看經書,王長生最喜歡干的就是搬一把躺椅在道觀的院子里躺著,然后小睡一下午,只不過有點可惜的是,玉虛峰上一年里天氣寒冷和下雪的月份太多了,也就夏季最炎熱的那兩個月,他可以難得的享受下這慵懶的姿態。
唐棠昨天隨口說的那一句,大概只有老楊記在了心里,自他走了以后就再也沒有人上門了,不過王長生也不太急,因為再有半個多月老楊的媳婦不來月事,那就該有人給他大肆的宣揚一番了。
這一覺不知睡了多久,王長生迷糊著聽到有嘈雜的腳步聲傳了過來,他就睜開眼睛,看見老薛拎著鐵鍬走了過來,對方見到他還有身后那突然冒出來的土地廟,薛老頭就被嚇了一跳。
“哎呦喂,小哥,我還以為你走了呢,怎么還睡在這了啊?不是,后邊這土地廟是怎么回事,以前可是沒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