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比只賣那點門票錢來實惠得多了。”
“爸,要不怎么說姜還是老的辣呢,您這一招,真是高啊!”蘇馳豎著大拇指,對自己的老爸一陣連環屁拍了過去。
當這爺倆還在研究如何獲取利益的時候,王長生已經走上了比賽場。
此時的比賽臺上,主持人陳風已經和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兩個年輕人站在了臺上,比賽也已經開始了。
和前兩天的多數場次比賽情況差不多,現場其實并沒有太多一波三折的情形出現,而且大多數的鑒寶師都十分的中規中矩。
畢竟,這比賽關系到自己的聲望,還有背后金主的面子和聲譽,就算輸了也為什么大不了的,因為鑒寶這種事有時候是見仁見智的。
但是,低級的錯誤是絕不能犯的。
比如,現在正展示著一個宋朝的聽風瓶,只要是干鑒寶這一行的,就基本都能判斷它的出年份和用途,可你若非得裝逼的說這玩意是自出哪位大師之手的,都曾被哪幾位名人擺放過,又或者非得把這物件的生產日期矯情的精準到某一年,某個月的話,那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這就好比再過幾百年,拿出一個手機,你能說出它大概什么時候生產使用很容易,再厲害點的,還能說出個品牌型號。
可是幾百年后,誰還能說出這手機是哪個工廠生產的?甚至某一個手機是哪位大人物使用過的呢?就算看出一些端倪,也絕不會輕易下結論的。
尤其鑒寶這一行當,有一些無從考究的,就算你能分析出來,也不能輕易下結論,一旦被人否定了,對聲譽影響是很嚴重的。
也因此,今天的比賽臺上,就和商店櫥窗差不多,每當主持人展示出一件展品,參賽者往往都只是像是在讀標簽一樣,大概的講解下該物品的年代,名字,用途最后說一個較為保守的價格。
誰也不敢太過賣弄。
其實這才是比賽該有的樣子,一方面,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展品,名品樓也沒再拿出來過,而一個普通的古物或者珠寶,就連一些愛好者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所以這比賽對參賽者來說,挑戰難度不大,不過勝負的比拼也不太容易了。
看了幾場比賽,王長生都打起了哈欠,眼看著就要睡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