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后殿,上天臺。
這是一個幢高約近百米,四周五十來米呈三角體的巨大建筑,看上去,很像是一座埃及的金字塔,但個頭卻要比任何一座金字塔都大得多。
此臺無門無窗,共有四面,分別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而在它的每一個面上,則是一階階向上延伸的石階。
石階的長度是隨著它的高度而逐層變短的,直至這上天臺的最頂點,才變成了唯一的小塊,且還像個燈塔似的,一直在閃著忽明忽暗的光。
“怎么會這樣?這不科學啊。”
少帥已經在天臺下站了很久了,可奇怪的是,他卻一直在默默的看著,并沒有踏上任何的一道石階。
其實對于這上天臺,在他徐家祖輩們留下的文獻里早就有詳細的記載,只是當他親眼目睹了這一龐大的建筑后,卻覺得與他腦子里的似乎有很大的出入。
據他所知,這上天臺又被當時的百姓們稱之為“妄想臺”,至于這其中的奧妙,那就得從秦皇繼位時說起了。
相傳,秦皇在滅了六國以后,唯一的心愿就是怎么才能真正的長生不老,為了能達到這個幾乎不可能的目的,他便開始四處的搜羅術士、丹師,給他煉制長生不老藥。
當時,有個叫徐福的方士,自稱在東海的海域里曾見到過一座名叫蓬萊的海外仙島,并對秦皇信誓旦旦的說能為其求來可長生不死的仙丹。
秦皇聽了后非常高興,馬上就拜徐福為上賓,而等這個徐福在皇宮中吃喝玩樂了一陣子后,便向秦皇要了幾十只大船和五百童男童女,裝模作樣的朝著那座所謂的仙島進發了。
而在臨走時,徐福又千叮嚀萬囑咐的對秦皇說,要他務必在秦國都的至高點修建一所高臺,名曰“望想臺”,并叫秦皇天天登臺,燒香東望,等他回歸。
一心求藥的秦皇自然十分聽話,等他前腳剛走,后腳便在阿房宮里
(本章未完,請翻頁)
修建一臺,提名“上天臺”。
可誰知,臺未完工,這位千古一帝就在南巡的路上死去了,到底都沒有長生,而“妄想臺”這個名字,也是從這個時候起,被世人慢慢的傳開了……
在他的記憶里,這上天臺雖然只是方士徐福的一句戲言,但當時的秦皇卻相當的重視,親自請到了當時的天下第一名士青烏子為其設計圖紙,并在其內部還建了一個十分特殊的內部空間。
如果那個公孫玉沒有和她說謊的話,那秦皇的棺槨就應該被安放在這個神秘空間里,可他都已經在天臺下找了很久了,卻始終都沒能找到進去的方法,也沒有發現任何可開啟的機關。
“不對,這破臺子下并沒有什么暗道之類的入口,莫非,莫非是在那個點上?”一臉郁悶的少帥忽然朝臺子上瞇了瞇眼,隨后,便開始一步步的走上了一條通往上天臺頂端的石階。
都說望山累死馬,他在下面的時候,看臺上的那個至高點好像離他并沒有多遠,可當他踏上石階后才發現,想走完這區區百米的高度,竟是如此的艱難。
也不知道當年的秦皇是怎么想的,就算他能等到上天臺的竣工,可要是讓他天天爬一次這百米的大高度,就算給他累吐血嘍,恐怕他也堅持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