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完懶腰,哨兵也沒有心思將目光重新投注到城墻外面。
兩側都是茫茫山脈,沒日沒夜的看著……早就看的乏味了,他早就想念老家的竹林、小溪、石橋和溫婉可人的姑娘了……嗤!
哨兵一愣,他低頭看了看從自己后背扎穿到前胸,沾滿了紅色鮮血的箭矢。
誒?!
還沒等他鼓起最后的力氣多少叫出些聲響,伴隨著幾聲箭矢刺破空氣和射穿人體聲音的疊次而至,這哨兵的上半個背部頓時扎滿了射來的六七根箭矢!
其中兩根更是分別射中了士兵的后頸和腦袋。
他一聲也沒吭出來的撲倒下去。
而若是以高空視角向左右看去便能看到:這段城墻上的哨兵先后都被類似的手法直接無聲射殺在了墻頭。
緊接著。
一些將羊皮袍子系在腰間,打著赤膊,口中叼著短刀的韃靼人靈巧的從下方的樹林中沖出,如同一只只矯健的猿猴般順著城墻下方陡峭的山坡和筆直的城墻爬了上來!
烽火臺內的士兵大多還在睡覺或者發呆。
門口擋風的厚草簾子便被人猛然掀開——緊接著大批持著尖刀或短狼牙棒的韃靼便沖殺進來。
面對這些從軍隊中精挑細選出來,幾乎都相當于中原國家外壯境界接近極限的好手。尋常守長城的士兵又怎么是對手呢?
就算偶爾有一兩個有些本領的好手,在面對突然襲擊又是多人圍攻的情況下也根本沒法對抗,試試稍作反抗便紛紛被殺。
數里城墻連帶著烽火墩內的魏國士兵被肅清。
隨著一聲口哨,大批早已藏匿在樹林中的大軍如同黑螞蟻般的從隱蔽處走了出來,先頭部隊同樣是訓練有素的軍團。
這些人迅速沖到城墻邊上,甩出飛鉤,手腳并用的迅速向城頭攀爬起來。
有些人還帶了繩梯。
丟到墻頭,那些已經上了墻的精銳則將這些繩梯固定后放下來供更多人攀爬。
待遠處墻上的士兵們反應過來,已經足有數百人登上城頭。
此時再憑那寥寥數十人根本無法與之對抗。
本就是借助城墻才能周旋的弱軍,此時當這些草原人登上城頭已經是無力回天。
一些還算機靈的士兵立刻試圖去點燃烽火臺上的烽火。
然而。
攻上城頭的韃子又如何肯讓他們發出警報?
兩側烽火臺上的士兵剛抱起柴火甚至還沒來得及點燃便被沖過來的神射手們集火成了刺猬。
但幸運的是,再遠處的烽火臺上的士兵看到了此處的情況,終于是在敵軍殺到前點燃了烽火。
濃煙滾滾而起……
片刻后。
隔著一座的烽火臺同樣燃起烽火,煙柱筆直而上。
緊接著。
一根、兩根、三根……
逐漸蔓延的廝殺中,烽火臺依次點燃并且調整了烽火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