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學堂,楊元看著私塾先生,認真的聽著課。
私塾先生見下方為數不多的學生認真的模樣,很是滿意。
這年頭,父母讓孩子學文的不多了,能夠留在學堂的都是一些真正愛文學的人。
“楊元你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哦?哦……”
楊元聽聞站起身,看了一眼題目,隨后輕聲回答起來。
待楊元回答完畢后,李平點點頭,他對楊元回答的答案很是滿意。
“楊元,我剛剛見你心不在焉的,在想什么?”
“先生,我剛剛在想,當代朝廷重武輕文,很多人斗聲稱學文沒有出路,武才能治國,我一直都在想,真的是這個樣子嗎,武真的能治國嗎?”
李青聽到楊元的問題,輕輕地搖了搖頭,
“楊元,你坐下吧,這種事以后莫要再提了,你只要知道,學文學武都有出路,都能成才就好了。”
說實話,這個問題也困難著李平多年,他學文這么多年,一直渴望得意證明。
可是現實卻狠狠的打了他一巴掌,讓他所做的一切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笑話。
他明白當代朝廷重武輕文,但是文才能治國,這是不爭的事實。
他并不知道重文輕武的國家會怎樣,他聽聞南方國家要比北方國家更加重視文才。
可是這里就是南方,武國就是南方國家。
雖然這里是南方國家,但面對國家策論上,文員仍然受到了嚴重打壓,文員一直被武員所看不起。
中年不得志的李平只好重新回到了家鄉,回到了這個熟悉的地方,成為了一位教書先生。
雖然他成為了一位教書先生,但在他的心里始終存在一口氣,一股幽怨。
被武員壓著,文員始終抬不起頭來,這讓他很難受,他很想推翻這個政策,但是憑借他是絕對不可能的。
此時,下課時間到了。
眾同學與夫子一一道別,夫子對著他們一一點頭。
楊元離開私塾,便快步前往劉野所在的宅院。
他答應過劉野,在放學后就去他家找到。
來到劉野所在的院落門外,他看了一眼,隨后敲了敲門。
咚咚咚。
“進來吧,門沒鎖。”
楊元一聽,推門走了進去。
當他走進院落當中,忽然感覺到這里的空氣無比清新,聞起來很是舒服。
“楊元來了。”
“先生,我來了。”
“嗯,對了,忘記自我介紹了,我叫劉野,游歷至此,見這里安靜適宜,便買下了這里。”
“哦,原來是這樣啊,先生容我向您介紹一下我們安平縣,我們安平縣觀景優美,民風淳樸,非常適合居住。”
“好的,我知道了,對了,你說你在學堂學習,那可否替我這一副字。”
“先生想要我寫什么?”
“嗯,就寫一個福字吧!”
“好!”
見楊元同意了,劉野便從房間中拿出紙和筆,遞給楊元。
楊元接過筆,在宣紙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福字。
福字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