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感覺自己內心浮躁了,是時候回到那里看一看了。
安居縣,楊元還是和往常一樣,早上很早的就起來,走出家門,前往學堂。
在前往學堂的路上,他路過了劉野曾經住過的宅院。
他在劉野所住的宅院外面停了下來,看了看禁閉的房門,輕輕嘆了一口氣。
劉先生自從自從上次一別,已經很久沒有回來了,這么長時間沒看到他,不知道他怎么樣了。
楊元知道劉野不是凡人,但是現在身處亂世,朝廷動蕩不安,武朝內憂外患,國家局勢實在是讓人擔心。
而且望月國已經和胡靈國打起來了,一旦胡靈國打敗望月國,他們必將南下,到時候,武都國不得不面對胡靈國這個強大的敵人。
到時候會怎樣,沒有人知道。
他也曾想過自己前往錢塘,去那里讀書。
畢竟劉先生曾答應過他,為他鋪好了路,只要他肯努力,前途將是一片光明。
但是,現在局勢混亂,他真的不想給劉野添麻煩。
他認為,劉野很有可能是世外高人,與錢塘地方官員有一些關系,將自己安插到錢塘讀書,想開也不是一件難事。
但是,現在局勢混亂,官員人人自危,這時候求助于人并不是一件好事。
為此,他并沒有前往錢塘,一直在安居縣讀書。
而且他的父親也和他有著一樣的想法,并沒有打算舉家前往錢塘的意愿。
他站在門外站了良久,隨后轉過頭,繼續向前走去。
他很懷念在劉野家中學習寫字的時候,劉野的字是他從未見過的字,那般工整、秀美,讓人看到了就再也忘不掉。
從那字跡中,楊元就知道了,劉野是一個真正有大學問、大智慧的人。
能夠與這樣人的相遇、相識,是他的福分。
楊元來到學堂,教書先生李青連他垂頭喪氣的,便輕聲詢問道,
“怎么了,你看起來有心事?”
“先生早,是這樣的,我曾問過先生您,問您在治國方面,文與武誰更重要,您告訴我,文與武同樣重要,武能定國,文能治國,可是現在,國家動蕩不已,北方戰亂不休,而在市井流言當中,很多人聲稱是文人搞亂了朝廷,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如若不是朝廷重文輕武,朝廷怎么混亂,如若不是征兵招走大多數年輕人,農民怎會挨餓?這種事,明明是兩方面的責任,為何都算在文人頭上?”
李青聽到楊元的話,看到楊元憤恨不平的目光。
當即伸出手,堵住了他的嘴,
“這話可不能亂說,這種事你記在心里就好,千萬不要說出來,國家大事自由朝廷來解決,你還是不要想那么多了。”
“可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身為武朝的子民,怎么能不替國家分憂,如果國家不進行改變,不出十年武朝必敗,咱們現在的實力根本無法與胡靈國、望月國對抗,咱們必須進行改變。
我作為武朝的子民,這件事我愿意去完成,我一定要改變武朝,改變現在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