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靖不敢怠慢,轉身下了城樓,點齊一千兵馬,出了城,奮力掩護劉備部撤退,甚至還在亂軍之中將劉備生生救了出來。
也是命不該絕。
一場混戰,最終以鄒靖率部敗退而告結,代價是近兩百士卒命喪當場。
親衛營再一次揚威。
打了勝仗的親衛營將士自是歡欣鼓舞,肆無忌憚地嘲諷城頭守軍,相反,后者一個個面色凝重,就跟家里死了人一樣。
守城部隊的士氣一下跌落谷底。
…………
得知秦墨又斬一將,再勝一場,程遠志越發忌憚的同時也頗為振奮,畢竟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程遠志再不猶豫,次日就親率中軍主力北上;副將鄧茂仍舊坐鎮涿縣,負責大軍糧草保障。
兩日之后,黃巾軍就將薊縣圍的水泄不通。
程遠志抵達薊縣之后,秦墨除了補充陣亡兵員,再沒在公開場合露面,好像憑空消失了一般,拱手將戰爭主導權讓出。
很是讓人費解。
也不知道是受了秦墨的刺激,還是接連的勝利沖昏了程遠志的頭腦,率部圍住薊縣之后,竟然一改黃巾軍“圍主城,掃蕩周邊縣城”的傳統戰法,頭腦一熱,下令直接對薊縣展開猛攻。
這一攻,就是整整一周。
陣亡了數千將士,薊縣卻仍舊屹立不倒,黃巾軍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士氣,也在一周之內被消磨殆盡。
形勢急轉直下。
眼見如此,秦墨果斷站了出來,向程遠志建議:“大帥,薊縣被困一周,城內糧草物資必定被消耗的差不多,守軍將士已無再戰之心。大帥只需調整策略,圍三缺一,劉焉必定率部突圍而去。我軍再在外圍設伏,則可一戰而定。”
“妙計!”程遠志眼前一亮,問:“那,放開哪一面?”
“東面。”秦墨說。
“為何?”
秦墨解釋道:“都亭侯公孫瓚就鎮守在東面,也是幽州僅剩的一支有生力量,劉焉只能往東面逃竄。”
“很好,就這么辦。”程遠志重拾信心。
…………
翌日。
黃巾軍果然調整策略,只圍住北、西、南三面猛攻,唯獨對東面不再設防。于此同時,秦墨率領親衛營悄悄在東郊埋伏。
第一天,劉焉沒有上當。
第二天照舊。
劉焉就有些坐不住了,黃巾軍雖然攻城不怎么樣,但耐不住人多,僅僅七天時間,就將城內囤積的滾木、石頭、箭矢等物資消耗一空。
城內糧草也所剩無幾,人心浮動。
劉焉擔心,再這么熬下去,怕是等不到黃巾軍殺進城中,城內百姓就要揭竿而起,里應外合,把他這個太守咔嚓了。
因此,就算東面是個坑,他也要試上一試。
劉備呢?明知這是敵人詭計,卻也無力勸阻,一則他已經失去劉焉信任,本部人馬只剩下一百余人。
更重要的是,劉備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這就叫陽謀。
“孤注一擲吧!”校尉鄒靖也坐不住了。
三人很快達成一致,當即集合城內所有部隊,等到傍晚時分,圍城的黃巾軍如潮水般退下之后,循著交接的空當,立即往東面突圍而去。
一路沒有遇到任何阻截。
劉焉大喜。
眼見天色已黑,劉焉部根本不敢停留,借著夜色急速前進,萬一黃巾軍追擊過來,那可就跑不掉了。
剛走出十里路,變故還是發生了。
只見官道兩側突然亮起數以千記的火把,伴隨著盈盈點點的火光,無數箭矢如雨點般凌空罩下,目標正是劉焉所部。
“天亡我也!”
劉焉臉色慘白,心智全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