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等攻堅克敵之戰,倘若秦墨親自上陣,效果或許會更好,畢竟以單體戰力論,三國已無人能出其右。
可秦墨沒有。
為何?
對修士而言,以大欺小,倚強凌弱,是修行之大忌。
修為越高,忌諱越大。
邁入煉氣期,修士很少會對凡人出手,一旦結下殺戮因果,還都沒地方還,為將來的天劫增加了很多變數。
殊為不智。
以秦墨現在修為,可斬將,卻不宜殺兵。
道理便是如此。
一旦再做突破,連斬將都有以大欺小之嫌疑,最好讓手下來做。
修士可以影響俗世力量,甚至可以在背后出謀劃策,但最好不要親自下場廝殺,一則跌份,丟了面皮;二則也會影響心性。
除非是雙方修士捉對廝殺,那又另當別論了。
…………
管亥率部殺進甕城,也不說什么慷慨豪言,提著大刀就殺了上去。
五百先登死士、一千刀盾兵緊隨而上,一個個頂著盾牌,以最快速度上山。頭頂依舊箭雨不斷,滾石陣陣,每時每刻都有士卒陣亡。
蹭的一下,管亥已經躍上城頭,人還未落地,長刀在半空中一掃而過,那便是千鈞之力,直接就將一眾敵人掃飛。
眾人大駭。
許強隨之跳上。
兩員猛將成掎角之勢,很快就站穩了腳跟,清出一片空地。
借此機會,先登死士、刀盾兵陸續殺了上來,緊跟在各自主將身后,組成一個臨時戰陣。
局面漸漸對遼東軍有利。
時刻關注戰場變化的秦墨當即下令,派出弓箭手,在刀盾兵掩護下,沖進甕城,對城頭弓箭手實施壓制。
為攻城部隊提供增援。
有了弓箭手的策應,登城部隊殺的是越發得心應手,在管亥這頭猛虎率領之下,所過之處,片瓦不存。
許強眼觀六路,注意到貪至王。
此時的貪至王被一群烏桓勇士圍在中間,正全神貫注地看著戰場。
“擒賊先擒王!”許強大喝。
管亥心領神會,瞬間鎖定貪至王,長刀一指,便向城樓中心殺去。
“快,攔住他!”貪至王慌了。
“刷”的一下,貪至王前面就擠滿了百余名烏桓勇士,借手持彎刀,身材壯闊,面目兇悍,一層又一層。
“嘿!”
管亥殺的興起,跟許強一左一右,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不好!”
貪至王大駭,轉身就往城樓下跑。
許強機敏,放聲大喊:“貪至王跑了,貪至王逃跑了!”
跟在后面的將士心領神會,齊齊跟著吶喊,聲震四野,把個守城軍士的心神徹底攪亂。
“咔嚓!”
管亥一刀下去,貪至王的王旗應聲而斷。
周邊烏桓勇士終于反應過來,大嘩,“大王跑了,大王跑了!!!”
城外秦墨得到消息,當即下達了全軍總攻的命令,隨行傭兵團也都嗷嗷直叫,殺進城中,準備痛打落水狗。
汶縣北面瞬間失守!
烏桓人叛軍失魂落魄,有的原地投降,有的跑下城樓,率部突圍。
可這注定是徒勞。
在汶縣外圍,太史慈率領的四千幽云鐵騎早就布下天羅地網,將一應逃竄之敵攔截狙殺。
貪至王死在太史慈刀下。
烏桓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