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呼喊,秦墨停下,轉身,看到一位高額頭,闊臉,濃眉大眼,長相古樸的素衣男子疾跑而來。
或許是跑的太急,氣喘吁吁。
“你是?”秦墨皺眉。
他略通望氣之術,此人腦門氣沖九霄,不得了啊。
素衣男子急急拜見,抱拳說道:“小子張良,拜見仙師。”張良雖看秦墨年輕,但修道之人年齡是無法從外表看出來的。
神情恭敬。
秦墨一愣,沒成想竟然碰到了張良,問:“你叫住我,可是有事?”
“噗通!”
張良二話不說,先就跪下,畢恭畢敬地磕了三個響頭,抬頭,誠懇說道:“懇請仙師收我為徒!”
“你要拜師?”秦墨更詫異了。
翻閱戰國歷史,對張良此人,他也算有些了解。
張良出身韓國貴族世家,祖父張開連任韓國三朝宰相,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二朝宰相。
可謂家世顯赫。
奈何輪到張良這一代,還沒來得及子承父業,韓國就被秦國滅了。
張良也從人人羨慕的世家公子,轉瞬成了一介布衣。
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張良都以“滅秦復國”為己任,只是陰差陽錯,輔佐漢高祖劉邦,推翻秦朝,建立大漢。
成了漢初三杰之一。
關于張良生平,還有一段傳說故事,說一日張良偶遇黃石公,經受住考驗之后,得授《太公兵法》,從而深明韜略,文武兼備。
黃石公卻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后世還有將黃石公學派和老子學派,并稱為黃老之學。
從這一點看,張良應該是有不錯的修道天賦,而且在大漢穩固之后,選擇急流勇退,不貪戀人間權力,罪心于修道。
可見是個修行的好苗子。
秦墨一下動了心,問:“你拜師學藝,可是為了復國?”
“是!”
張良沒有避諱。
“那我不能收你。”秦墨搖頭。
“為什么?”張良非常不解,“仙師方才不也是為韓國復仇嗎?”
他原本以為跟秦墨是一路人呢。
秦墨取出九州鼎,悠悠說道:“我殺南郡郡守騰,不過是為了完成九州鼎內韓國先君遺愿,只是一樁買賣而已,并不摻雜什么個人感情。”
“……”
張良沉默,心緒翻涌。
秦墨轉身離開,既然無緣,那便不用強求。
剛走兩步,張良又急急追上來,啥也不說,咚咚咚又是磕了三個響頭,面上露出一副堅毅神色。
“怎么,這就不想復國了?”秦墨面色不動。
“不是。”張良搖頭,“小子深知復國艱難,當以修道為第一要務。至于復國,只能順勢而為,不可強求。”
說實話,
在這神話版的戰國,想要顛覆秦國,比歷史上還要難十倍百倍。
“還算有自知之明。”秦墨點頭,“你要考慮清楚,拜師之后,因著你已經錯過了最佳的修道之期,可能要在山中潛修五年、十年,方才有機會下山。”
“弟子謹記!”
張良說什么也不愿錯過仙緣。
“既然這樣,那便走吧!”
秦墨召出黃鳥,拉著張良,騎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