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主公抬愛!”
賈詡感激涕零,士為知己者死。
“越國王庭架構,我準備設立六部,現在可以確定的是,由你兼任兵部尚書,荀彧出任吏部尚書,白樺出任戶部尚書……”
秦墨緩緩說出他對越國架構的設想。
賈詡一一記在心中。
“各縣之縣令,可大膽提拔任用異人。至于各郡之郡守,還是從黑水城故吏以及蠻人老族長中挑選,要給予蠻人足夠的自治之權。”秦墨說。
“臣下明白。”
接下來的一周,兩人都在討論相關官吏任命。
…………
時間很快來到五月底。
龍川城的擴建工程已經接近尾聲,主要是在城北新建一王城,作為越國未來的權力中樞之地。
另外還在南郊、東郊各新建一外城,用以安置部分黑水城難民。
至于西郊,
則作為黑水軍、城衛軍的駐扎之地。
擴建之后,
龍川城總算隱隱有了一點都城之氣象,但是相比歷史悠久的咸陽、大梁等都城,還是顯得寒酸了一些。
沒辦法,時間太趕了。
因著立國大典定在6月1日,各國使節團陸續抵達龍川。
毫不例外,
使節團團長至少都是煉虛期修為,來龍川的路上,也都是明目張膽地繞路,將個越國上上下下看了個遍。
結果卻是大失所望。
一圈看下來,百越之地除了多開墾出了一些農田,新建了一些簡陋到極致的官衙,多了一點人之外,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
在眾人眼中,還是蠻荒之地。
蠻人仍舊是以部落聚居的方式,生活在這一片蠻夷之地。
因為此,
各國使節團抵達龍川城時,神態不免傲慢了些。
秦墨也不在意,任由這些人評說。
很快,
吉時已到。
公元前227年,6月1日。
一大早,秦墨就在弟子陸雪琪、貂蟬兩人伺候下沐浴,穿上早就準備好的冕服,登上特別定制的國君車架。
目的地,便是王城東面的祭天臺。
祭天臺高一百零八米,周長一千四百六十米,總共有三百六十五級臺階。最頂端放置的,便是秦墨獲得的那一尊九州鼎。
越國文臣武將以及各國使節,已經早早候在兩側。
秦墨拾級而上,來到高臺,接過顏回遞過來的祭天禱文,上祭蒼天,下祭厚土,昭告天下,“……越國,立!”
隨著最后一聲落下,九州鼎光芒大放。
嗡的一下,
升上九天,垂下道道玄黃功德氣運,天女散花,地涌金蓮,梵音陣陣,靈氣倒掛如星河,功德氣運結成各種各樣的瑞獸。
祥瑞漫天。
在場之人,或多或少都分得一絲功德氣運。
算上雨露均沾。
而獲益最大的,便是秦墨最喜愛的弟子貂蟬,直接就被功德氣運灌體,修為從結丹中期飆升至結丹圓滿。
大典結束,估摸就要閉關突破。
陸雪琪、燕赤霞兩位弟子也都跟著獲益,前者順勢鞏固了化神期的修為,后者隱隱有突破至元嬰中期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