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典忘祖,背棄華夏者,那便不配為人,更不配修仙。身為太上道院之山主,我在此鄭重立誓,膽敢有背叛華夏者,必定清理門戶,雖遠必誅。”
擲地有聲的話,狠狠敲擊在每一人的心頭。
也就在這一刻,很多人真真切切地意識到,一種叫做“家國責任、民族使命感”的東西,沉甸甸地壓在心頭。
不止是他們,
在各行各業,其實都有這樣的負重者,默默砥礪前行者。
修士自然也不能例外,
因著能力超遠,甚至應當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來。
這絕非秦墨在標榜什么。
事實上,在地仙大世界,各大宗門也都承擔著類似的職責,為當地王朝百姓斬妖除魔,護衛一方水土之安寧。
否則,
百姓憑什么對這些宗門心存敬畏?
沒了凡俗支撐,那不管是多大的宗門,也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注定無法長久。
上古封神之戰,為何各大教派要拼命爭奪人族氣運?
原因便也在此了。
“我的話講完了。”
一番慷慨之言,難得的,讓秦墨也有些心神激蕩。
臺下的學員們就更不得了,
一個個激動的面紅耳赤,氣血翻騰,頭顱高昂。
“謹遵山主訓誡!”
在場所有人,包括周世洪等一干執事長老,齊齊躬身行禮。
秦墨的這一番開宗明義之言,未來,不僅成為太上道院立院之根本,更是被復制到華夏各級道院,層層傳播。
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修士的使命感鐫刻進華夏修士的骨子里,流淌進華夏修士的血液里。
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由此,衍生出一條有別于其他修仙文明的華夏修仙文明。
為諸天所敬仰。
…………
人群之中,周世洪都難得心情激蕩。
他直感沒有選錯人。
秦墨,
果然是天命所歸,注定要撐起華夏之脊梁。
秦墨卻面無表情,
他只希望,這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作為山主,我負有教導之責,每半年開講一次。今天就是第一次講道。”
現場再次安靜下來。
如果說,秦墨前面的一番話是訓誡,是警示,是大棒,那么現在就是實打實的收獲,是胡蘿卜。
能夠親自聆聽一位煉虛期強者講道,是多少人求不來的機緣。
就算是峨嵋弟子,
因著妙一真人轉世,也都無緣得聞大道。
第一次講道,秦墨沒講具體的修行法門,而是選了一個很高端的課題——何為道,什么又是長生?
這不是秦墨裝嗶,故弄玄虛。
前世,
神宵派每一次招收新弟子,天仙掌教都會有這么一次講道。
秦墨有幸聆聽過一次,當真是獲益終生,從一開始,就為他修道立下了一個穩固的基點。
未來的一切修行,都是圍繞著這一個基點展開。
只是每一次,
對那基點的領悟都會更深一層,繼而形成自己的大道感悟。
秦墨自然比不上天仙大佬,但也不介意“班門弄斧”一次,將他對大道的領悟,原原本本地講述出來。
能領悟多少,就看這些學員的悟性與機緣了。
“道者,無形,無質,卻又無所遁。它是道理、道德、道義,是一切有形無形的化身,是天地運轉之機理,是萬事萬物之總綱。”
“它璀璨如星河,又卑賤如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