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關中,
秦國腹地之所以被稱作關中平原,正是因分布在東南西北四處要道上的關卡要塞而得名。
即北面的蕭關,西面散關,南面的武關,以及東面的潼關。
散關位于陳倉道口,是直達漢中西邊的要道,目前已經被越國控制,由南越軍第九軍團派兵駐守。
武關位于商洛地區的秦嶺東段,是關中與襄宛盆地的必經之路,通過武關抵達襄陽或宛城,可以進一步通達荊楚、河洛、淮泗甚至漢中。
間接可控四方,
戰略地位非常之險要。
正因為此,秦墨才要搶先站住武關,既是堵住王翦大軍回國的一條路,同時也是在防備楚國。
借此關上關中平原的南大門。
至于說潼關,或者說周邊的函谷關,作為秦軍東進之中樞,目前仍舊有秦國大軍駐扎,根本就奪不下。
否則,
也就不用去防備什么王翦大軍了。
…………
下完軍令,秦墨趕緊退出《洪荒》。
一是要為各路大軍搬運新一批的糧草物資,非常貼心地直接送到各個軍團的大本營去,以緩解各路大軍的糧草短缺問題。
沒辦法,
為了以后治理秦國舊地方便,秦墨不得不約束各部,嚴禁軍隊洗劫當地百姓的口糧,最多也就是拿走各地衙門的庫存之糧。
奈何秦國連年大戰,哪還有什么存糧,基本都是見底的。
秦墨也只能是繼續從現實中為軍隊輸血了。
說起來,
秦國也是倒了血霉。
以尉繚之前的部署,按理來說,就算秦墨開掛,在秦嶺硬生生開出一條劍道來,秦國也沒可能敗的這么快。
首先糧草物資要從百越之地一路北上,沿途穿過蜀地、漢中,再運到關中平原,簡直就是難如登天。
一車糧食從龍川城出發,怕是還沒送到前線,就被車夫吃光了。
蜀道難,
難于上青天啊。
想要在巴蜀之地運糧,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量,尉繚才敢斷定,即便越國傾力一戰,也沒可能派出太多的軍隊進攻關中。
就算這樣,
尉繚仍舊都還組織了二十五萬大軍。
已經是非常之保守了。
哪成想,秦墨不僅在開山上開掛,在糧草運輸上更是開了逆天之掛,以一個現實世界為支撐,為軍隊輸血。
秦國能不輸嗎?簡直比竇娥還冤。
…………
除了搬運糧草物資,秦墨還有事找周世洪。
兩人就在太上道院碰面。
剛一見面,周世洪就語無倫次,“沒想到啊沒想到,我是真的沒想到,你就這么把秦國給滅了,實在太讓人吃驚了。”
他原本預計,越國能借機拿下漢中就已經很不錯了。
哪里想到會是這么一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