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
楚國又突然起四十萬大軍,開赴西北邊境,隱隱將南陽郡圍住。
隨后,
楚王負芻召見越國駐壽春使節,要求越國停止對燕國的不當入侵之舉,同時歸還以不義手段占領的南陽郡。
“否則,楚國就將跟燕國共同戰斗。”楚王措辭強硬。
誰也沒有想到,齊楚燕魏四個“表明兄弟”竟然真的站到了一起,共同對抗越國,一舉將越國推到了風尖浪口。
越國形勢急轉直下。
…………
遠征軍后方大本營。
為了及時掌握各地消息,開戰之前,秦墨就請周世洪帶為斡旋,以各國玩家為媒介,組建了一個VX群。
因此,
秦墨雖然遠在燕國,卻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各國動向。
比羅網效率還高。
匯總各國情報之后,秦墨結束短暫閉關,找到賈詡商議對策。
一上來,
秦墨就提出一個敏感話題,“要不要主動放棄南陽郡?”
越國在南陽郡只駐扎了一個軍團。
如果楚國鐵了心要收復南陽,僅憑黑水軍第五軍團,顯然是不足以應付的,甚至還可能被楚軍圍殲。
“臣下以為,最好不要撤。”賈詡卻持不同觀點。
“怎么說?”
“魏楚兩國結盟,還是在齊國出兵之后,這就說明,兩國其實是心虛的,哪一國都沒有把握單獨應付關中大軍,只能是摒棄成見,互相抱團取暖。”
不愧是賈詡。
雖然遠在千里之外,卻是一針見血,洞悉敵人虛實。
“所以呢?”秦墨問。
賈詡解釋道:“敵人越是心虛,我們就越要強硬。如果主動退讓,只會讓楚國以為我們軟弱可欺。以楚王之貪婪,在收復南陽郡之后,不僅不會滿足,還會滋生新的貪戀,或是想收回江東郡,或是干脆發兵馳援燕國。”
無論哪一種,對越國都是不利。
“甚至于說,連不愿跟我們明著翻臉的魏國,都可能被燕國說服,加入到討伐越國的陣營中去。”賈詡補充道。
“這樣……”
秦墨也在腦中高速推演戰局。
戰場就是這般的瞬息萬變,每一個小的變動,都可能引發大的變局。
作為決策者,
既要有大膽的雄心,臨陣決策的果斷,也要有足夠的謹慎。
稍傾,秦墨終于有了決斷,沉聲說道:“既然如此,那關中戰局就交給白起全權處置,務必拖住魏楚兩國。”
以白起之能,
應該不會讓秦墨失望。
“王上圣明!”賈詡抱拳。
“那,燕國這邊,又該如何應對?”秦墨問。
不得不承認,
隨著燕國趙地大軍回援,尤其是在齊國出兵之后,越國之前制定的“從海上突襲,率先攻破薊城”的戰略,已經宣告失敗。
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