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燕還是高估了白起的下限。
不錯,
作為戰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名將,白起給外界的感覺就是——穩健。
百戰百勝,能不穩健嗎?
實際上,
白起并非古板之人,有時候他也不介意皮一下,將“穩健”作為一種偽裝,用以迷惑對手,繼而實施他的冒險行動。
只要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手段什么的并不重要。
比如這次。
白起料到項燕是個求穩之人,選擇攻擊目標時,故意選擇了鎮守南郡的楚國大將景陽,而非項燕鎮守的宛郡。
項燕前腳剛率部離開宛郡地界,駐扎在武關的黑水軍第四軍團,在年輕驍將李信指揮下,就直撲宛城而去。
目標,正是滯留在那的五萬項渠大軍。
…………
行軍途中得到消息,項燕下意識的反應是:“武關真的有駐軍?”
有點懵......
他之前斷定白起在武關擺空城計呢,故而才只留五萬大軍殿后。
那成想會是這種局面。
現在是楚國兩路大軍都遇險,都需要增援,沒柰何,項燕只能再分出五萬大軍,著其立即往回趕,前去救項渠。
項燕自己仍舊率領十萬大軍南下,勉強還能應付過來。
只能說,
項燕還是有些低估了人心的險惡,白起的殺招還沒出呢。
…………
10月10日。
五萬楚軍奉命回援宛城,因為走的著急,選擇從南陽郡穿過。
不想,
大軍才剛進入南陽郡,就遭到一支不明身份的軍隊襲擊。
幾近全軍覆沒。
伏擊他們的不是別個,正是之前也潛伏在武關的南越軍第八軍團,悄悄跟在黑水軍第四軍團后面出了關。
神鬼不覺,一下就讓楚軍栽了個大跟頭。
擊潰五萬楚軍之后,南越軍第八軍團在軍團長雄闊指揮下,一分為二,五萬北上,配合黑水軍第四軍團,完成對項渠部的圍剿。
一半留在南陽郡,負責阻擊可能到來的項燕大軍。
項燕怕是做夢也沒有想到,白起不僅在武關駐扎了軍隊,而且還是整整兩個軍團,徹底迷惑了項燕。
也因此改變了整個戰局。
此一戰,白起通過有意識地拉扯、調動楚軍,尋得空當,在局面形成以多打少的態勢,繼而形成整體上的兵力優勢。
看似簡單,卻不知道背后經過了多少計算、籌謀。
…………
某地,中軍大帳。
五萬楚軍遇襲時,項燕已經率部進入南郡地界。
不大的南郡前后集結了楚越兩國合計六十萬大軍,幾乎每座城池附近都有軍隊駐扎,以保障糧草供應。
原本項燕都在謀劃,怎么跟景陽配合,將越軍擊退。
哪成想,他還沒來得及行動,后方竟就傳來這樣的噩耗,將項燕震的是頭暈眼黑,好懸沒當場暈死過去。
項燕好歹也是楚國一代名將,久經沙場磨礪。
按理說,
心理素質不該這么差。
一則這里面牽扯到長子項渠的安危,正所謂關心則亂,情緒未免就有些波動,難以做到心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