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項燕沒有戰死沙場,可項羽的父親項渠卻是死在白起手上。
加之連年的災禍,
賈詡不產生一點聯想,是絕不可能的。
調項燕入京師,看似高升,實則是卸下了項燕的直接統兵之權,等于是拔掉了老虎嘴里的牙齒,防患于未然。
當初任命項燕為蒼龍軍統領,并非秦墨欣賞此人,而是出于安撫楚地,穩住楚軍將士的考量。
滅楚之時,越國幾乎沒費一兵一卒。
好處是省事,壞處就是五十萬楚軍成建制地保留了下來,成為新生大越王朝內部的一顆定時炸彈。
甚至很多楚人,對楚王負芻不戰而降,那也是相當不滿的。
正因為此,
秦墨才將項燕放在高位,又安排樂毅率部鎮守楚地。
“微臣不敢!”
這種事只可意會,賈詡自然是不會承認的。
那不成詛咒朝廷了嘛。
“楚劍、武織、敖烈,都在蒼龍軍任職吧?”秦墨突然問。
“是。”
賈詡點頭,若有所思。
“那就沒什么好擔心的。”秦墨倒是不遮遮掩掩,“正好要進行第三輪裁減兵員,蒼龍軍裁減一半,保留兩個軍團即可。
“擢升楚劍為蒼龍軍副統領,武織、敖烈仍舊擔任軍團長一職。”
“陛下圣明!”
賈詡立即放下心來。
這等于是變相把項燕完全架空了,當再無隱患。
“兵部尚書一職就由驃騎將軍李牧調任吧,他在北方打了勝仗,朝廷不能不賞。至于玄武軍統領,就由蒙恬升任。”秦墨說。
五年過去,蒙恬也歷練的差不多,以他資質,當可以獨當一面。
廉頗之死倒是警醒了秦墨,別看大越軍中現在將星璀璨,可李牧、樂毅、田單,甚至是黃忠,年歲都可不小了。
指不定哪一天,就步了廉頗的后塵。
倒是白起,雖然年齡也很大,奈何資質逆天,身懷巫族血脈,又在修行《**玄功》,未來仍舊可期。
那是秦墨為大越王朝準備的定海神針。
為了防止軍中出現將領斷層,從現在開始,秦墨就要大膽提拔、任用少壯派將領,比如蒙恬,又比如楚劍。
“諾!”
賈詡自無異議。
“大越立國已有五年,加之災禍不斷,為了減輕百姓賦稅,朕決定開啟第三輪裁減兵員,而且要一步到位,將總兵力降到一百五十萬。”秦墨又道。
三年前,
秦墨只是牛刀小試,分別裁撤了蒼龍、朱雀一個軍團,大越總兵力仍舊維持在兩百三十萬的高位。
這也是百姓怨聲載道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國都滅了,
還維持這么一支龐大的軍隊做什么?
按照秦墨的計劃,此番裁軍,禁衛軍削減一半,只保留十萬精銳;城衛軍削減一個軍團,保留二十萬。
蒼龍軍、朱雀軍在現有基礎上再裁撤一半,各自保留二十萬大軍。
白虎軍也裁撤兩個軍團。
只有鎮守北方的玄武軍,仍舊保持五個軍團的滿編制。
就算這樣,非戰爭年代,一個王朝,保留一支一百五十萬規模的常備軍,已經是非常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