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在人間傳播神道理論。
神與仙的區別在于,神是先天的或者死后成就、敕封的,在天庭有官職,有約束,無法自由自在。
仙是由人修行而來的,無有約束,自由自在。
這也是為何三教弟子不愿上那封神榜,寧愿在下界逍遙,也不愿上天為官的主要原因。
秦墨要做的就是重新解構神道,破除修士的固有認知。
其一,
仙固然比神少了約束,但自由是相對的,并非一個絕對概念。
比如剛剛結束的封神之劫,一旦量劫到來,管你是什么仙,只要身處量劫之中,那都有隕落的可能。
連命都沒了,還談什么自由、逍遙?
不像神,
既有玉符金冊這一道保險,還可享受人間香火,永續存在,不沾因果。
其二,神與神位并不等同。
像陸雪琪、韓非、精衛等人,雖然在天庭為官,獲得神位,但本質還是仙人,只需把天庭看作是一另類的教派、宗門便可。
廣成子、金靈圣母等三教弟子,看似逍遙,難道不需要聽從圣人之命?
本質都是一樣的。
所謂的仙人自由自在,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地仙之祖鎮元子更是從來都沒有獲得圣人、天庭的認可,只是小圈子的自嗨罷了。
量劫到來,
又何來逍遙一說?
甚至于說,鎮元子看似最逍遙,既不受天庭管,又不受圣人約束,無拘無束,于天地同壽,可等到無量量劫到來,卻也成了首選的犧牲品。
因為沒有靠山啊……
這都是有教訓在前的,兇悍如龍、鳳、麒麟三族,強悍如巫妖二族,哪一個落得好下場,所謂的風光也都是暫時的。
其三,凡人難成仙,卻易成神。
為了加強對人族、世俗的滲透,秦墨決意擴大封神范圍,在人間,忠勇的文臣武將死后可以封神,貞潔烈女可以死后封神,孝子賢孫可以死后封神。
甚至是做好事者,有大名望者,積得福報者,死后都能封神。
等于是搶了佛教的飯碗。
因著新的神道理論中,本就糅合了孔丘的儒家思想,莊周的道家思想,等于是將人教、闡教的飯碗也一并搶了去。
野心不可謂不大。
凡人成神,可被敕封為山神、土地、城隍、灶神、水神、河伯、門神等等世俗之神,從而更進一步地加強天庭對人世間的掌控、滲透。
終極目的,
便是人間只信奉神道,而無有三教也!
“趁著周朝初生,你二人便下界去吧,以此傳播神道理論。”秦墨說。
“弟子遵命!”
莊周、孔丘神情了然,這才知曉,為何師尊至今都沒有給他們兩人在天庭安排官職,原來是早有計較,不覺駭然。